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实证研究
【6h】

我国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研究方案

第二章数据调查设计与组织

1调查背景

2调查方案的确定

3调查样本的确定

4调查工作的组织

5调查中有待改进的问题

第三章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中主要粮食品种消费特征分析

1引言

2三个样本省区农村居民粮食消费特征描述

3 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数量和品种的推断

4估计结果与统计数字的比较

5本章小结

第四章我国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1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2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的模型研究

第五章2ELES模型应用与分析

1关于三省不同食物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

2关于三省食物基本消费支出的研究

3三省粮食消费各类弹性分析

4本章小结

第六章我国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预测研究

1我国农村居民直接粮食消费基本需求量的短期预测

2我国农村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需求量的预测

3不同预测结果的比较

4本章小结

第七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主要结论阐述

2政策建议

3本文的不足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 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近3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饮食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城乡生活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食物结构也相对单一。2004年的统计数字表明:人均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比例是0.36:1;占总人口58%的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数量却占到了全国直接消费总量的77%。从食物支出比例来看,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粮食支出额仅占食品支出额的8.89%;同期农村居民粮食支出比例约在30-40%之间,其食物消费结构大大落后于城镇居民。因此,有必要对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的现状以及形成原因和未来的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农民的食物结构。 由于宏观统计数据的限制,本研究于2005年7月对陕西省、山东省和江西省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隋况进行了住户调查,共获得样本1354户。利用调查资料并结合相关统计数据,本文首先对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的统计特征进行了描述,分品种估计了粮食直接消费的数量,调整后本文估计的人均粮食直接消费中值与统计数字之间的差距约为6公斤。 在分析了影响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的因素后,本文对ELES模型进行了再扩展,加入了家庭特征变量,利用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估计:食物的边际消费倾向呈现随着经济发达程度而明显变小的趋势。基本食物支出按照自西向东的顺序分别更多地用于粮食类、动物类食物、和其它相对奢侈类食品。青年农户动物类食物和高档的食物的消费更是表现出了较高的收入需求弹性。各种食物的自价格弹性基本上表现为负值,其中奶类、水产品弹性值较高;而主要粮食品种的交叉价格弹性都较低。 本研究通过预测模型筛选建立了分收入段的收入需求预测模型,对未来农村居民粮食直接消费进行了包括基本消费量和正常消费量的短期和长期预测研究,通过不同口径的预测结果比较,揭示了差距和解释了可能的原因。 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建议粮食消费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地区差异;建议从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两个方面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建议从基本消费支出入手考虑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和标准:建议治理消费环境,构建健康的农村消费市场体系;建议建立长效综合机制保障未来粮食安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