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宁夏中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适宜性模式研究
【6h】

宁夏中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适宜性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言

0.1选题背景与意义

0.2研究目标、范围和内容

0.2.1研究目标

0.2.2研究范围

0.2.3研究内容

0.3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一章农业结构调整相关研究、理论依据

1.1相关研究回顾

1.1.1国外农业结构调整论述及目标定位

1.1.2不同类型国家的农业结构调整

1.1.3国内农业结构调整研究

1.2农业结构调整理论依据

1.2.1农业结构调整生态学、地学理论依据

1.2.2农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学依据

1.3农业结构调整概念界定

1.4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风险

第二章宁夏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现状及资源特征

2.1宁夏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现状特征

2.1.1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特征

2.1.2种植业结构特征

2.1.3畜牧业结构特征

2.1.4中部地区与宁夏及全国农业结构对比

2.2宁夏中部地区农业发展资源特点

2.2.1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2.2.2土地适宜性评价

2.2.3光热资源

2.2.4水资源

2.3中部地区分区类型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宁夏中部地区农作物比较优势测定与市场预测

3.1种植业优势产区测定方法

3.1.1规模优势指数(SAI):

3.1.2效率优势指数(EAI)

3.1.3比较优势指数(AAI)

3.2种植业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区

3.2.1主要粮食作物优势产业与优势产区

3.2.2主要经济作物的优势产业与优势产区

3.3宁夏中部地区主要优势农产品发展市场预测

3.3.1宁夏农产品出口形势分析

3.3.2小杂粮产业发展市场预测

3.3.3马铃薯产业发展市场预测

3.3.4畜牧业发展市场预测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宁夏中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情势调查

4.1风沙干旱区农业发展情势

4.2荒漠绿洲区节水农业和农区畜牧业发展情势

4.2.1海原县西安镇园河村小茴香生产调查

4.2.2红寺堡区红寺堡镇朝阳村农区畜牧业发展调查

4.3黄土丘陵干旱半干旱区循环经济发展情势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宁夏中部地区农业结构适宜模式建立与对策

5.1中部地区农业结构

5.2建立风沙干旱区草地畜牧业与沙生农业结构模式

5.2.1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重点

5.2.2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5.3建立黄土丘陵区草畜业与精种高效旱作农业结构模式

5.3.1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重点

5.3.2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5.4建立荒漠绿洲区节水高效农副型与农牧型结构模式

5.4.1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重点

5.4.2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5.5对策与建议

5.5.1积极发展“避灾农业”,调整粮食品种布局

5.5.2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

5.5.3以饲草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草畜产业

5.5.4加快科技创新,增强产业开发

5.6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6.1结论

6.2讨论

附表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在WTO开放的条件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任务,这也是落实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生产这个关键内容的一个前提基础。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本文以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宁夏中部地区为空间单元,首先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及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评述,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十五期间”宁夏中部地区的农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提出宁夏中部地区适宜的农业结构调整模式与对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1.宁夏中部地区农业结构在总体上呈现出农牧结合的基本特征,在农林牧渔结构中,种植业比重呈下降的趋势,林业和牧业比重有了增加,尤其是畜牧业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从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分析结果看,种植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但区域特色尚未形成。粮食作物呈逐年下降,以蔬菜瓜果药材油料为主的经济作物和饲料稳定增加,虽然增幅不大,但其发展走向将成为中部地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中部地区各县(区)主要农作物生产比较优势指数的测算,预测了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态势、优势产区和优势产业,即中部地区在宁夏有普遍区位优势的作物是养麦、糜谷、马铃薯、西瓜甜瓜(压砂种植)和药材,海原县的胡麻、豆类,盐池、红寺堡、同心县的向日葵也是比较优势明显的作物。 3.结合目前发展实际和今后发展前景,在实证调查和市场预测分析基础上,建议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在此基础上,以中部地区不同生态区分类为指导,建立了风沙干旱区草地畜牧业与沙生农业的结构模式、黄土丘陵区生态适应性草畜业与精种高效早作农业的结构模式和荒漠绿洲区节水高效农副型与农牧型三种与生态相适应的农业结构模式。针对三种结构模式制定了草场封育,治理与自我恢复结合、水土流失治理、节水灌溉三种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4.提出了在生态脆弱的宁夏中部地区,以坚持小面积搞农业,大面积搞生态和发展“避灾农业”的指导思想,建议宁夏中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1)积极发展“避灾农业”,调整粮食品种布局;(2)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3)以饲草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草畜产业;(4)加快科技创新,增强产业开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