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苜蓿品种间抗寒性能及其生产性能评价
【6h】

苜蓿品种间抗寒性能及其生产性能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引言

2文献综述

3材料与方法

4结果与分析

5讨论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独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针对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许多苜蓿品种越冬率低的的现状,借鉴在农作物和牧草种质资源鉴定上广泛采用的生理生化指标,如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同工酶等比较苜蓿的抗寒性。通过田间观察、生理生化试验、试验分析等方法对12个国内外苜蓿品种的抗寒性、生产性能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冰冻处理下不同苜蓿品种细胞膜伤害率显著不同,苜蓿叶片在-25℃低温冰冻20min,其细胞膜伤害率越高,品种抗寒性越差。12个苜蓿品种试验表明,甘农1号、甘农2号、草原2号等抗寒性较强;润布勒、柏拉图等抗寒性中等;北极星、WL323、LoBo等抗寒性较弱。 2.不同首蓿品种叶片冰冻处理后脯氨酸积累量有显著差异,脯氨酸积累量越多,抗寒性越强,12个试验品种中北极星(58.75μg/g)脯氨酸积累最多,说明其抗寒性最强;其次是爱乐高(50.00μg/g)、WL323(47.50μg/g)、LoBo(47.50μg/g)等,说明其抗寒性中等;甘农1号(1.25μg/g)、德福(3.75μg/g)脯氨酸积累最少,其抗寒性最弱。 3.低温处理后不同苜蓿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不同,草原2号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品种,说明其抗寒性最强;其次是润布勒、甘农1号、甘农2号,它们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活性最差的是LoBo,说明其抗寒性最弱。 4.对12个苜蓿品种的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聚类分析,12个苜蓿品种可分为三个抗寒性等级。第一等级的抗寒性较强,包括草原2号、甘农1号;第二等级的抗寒性中等,包括润布勒、陇东、柏拉图、ArchervⅢ、德福和甘农2号;第三等级的抗寒性较弱,包括北极星、爱乐高、WL323和LoBo。 5.不同苜蓿品种再生性能不同,爱乐高、柏拉图、WL323的再生性能较好,耐刈割,使用年限较长;草原2号的再生性较差,其他品种再生性能中等。不同茬次苜蓿品种的再生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第一茬的再生速度最大为2.73cm/d,第二茬次之为2.37cm/d;不同苜蓿品种的产量差异比较明显,北极星、WL323、爱乐高的年总产量较高,在当地的生产性能较好。不同茬次苜蓿的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第一茬的产量最高,占全年总产量的68﹪。 6.对不同苜蓿品种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排在前五位的品种为北极星、WL323、爱乐高、柏拉图、德福,说明这五个品种在试验当地的适应性较好,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可以进行推广种植;而草原2号在当地的适应性较差,生产性能较低,不宜大面积推广。 综合抗寒性、生产性能两个方面,对12个苜蓿品种综合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柏拉图、德福、甘农1号排在前3位,说明这几个品种具有良好的综合性状,可以进行推广种植;而LoBo、草原2号的综全合性状较差,不宜大面积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