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肠癌高转移模型的筛选及细胞系的建立
【6h】

结肠癌高转移模型的筛选及细胞系的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文献综述 结肠癌动物模型及转移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裸小鼠人结肠癌术后转移模型的建立

第二部分小鼠结肠癌高转移模型的筛选和建立

第三部分小鼠结肠癌高转移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活动

导师简介

独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选用人结肠癌细胞株,模拟临床肿瘤术后复发,成功建立了裸小鼠人结肠癌术后转移模型。选用小鼠结肠癌,通过体内筛选的方法成功建立了一个转移率高、转移稳定、直观性好、操作简便的小鼠结肠癌高转移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高转移细胞系,并对它的一般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和研究,为结肠癌基础与临床研究及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适宜的实验动物模型。结果如下: 1)建立裸小鼠人结肠癌术后转移模型。人结肠腺癌细胞株HCT-116接种于裸小鼠右侧背部近腋部皮下,获得皮下移植瘤源,然后采用组织块法建立28只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4周后随机挑选15只裸小鼠作为实验组切除肿瘤组织,其余13只裸小鼠作为对照组,观察动物生存情况及肿瘤远处转移情况。对照组裸小鼠9周时出现恶病质,解剖检查肺转移率为23﹪(3/13);实验组裸小鼠术部无肿瘤复发,17周后肺转移率达到100﹪(15/15),淋巴结转移率100﹪(15/15),脾脏转移率33.3﹪(5/15)。本模型模拟了临床肿瘤根除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过程,为研究结肠癌转移机制和术后抗转移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2)采用体内筛选的方法建立小鼠结肠癌高转移模型。将C26小鼠结肠癌移植于T、B、NK免疫细胞缺陷的NOD-SCID小鼠皮下,通过皮下移植→肺转移→皮下移植的体内筛选方法建立高转移模型。再以相同的方法在BALB/c小鼠体内继续筛选,同时进行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观察、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细胞增值周期和异倍体的观察。NOD-SCID小鼠筛选5代后肺转移达100﹪。但筛选后的肿瘤组织皮下移植到BALB/c小鼠体内时,肿瘤的转移程度有所下降,又经BALB/c小鼠体内4代筛选,肿瘤的移植成瘤率、肺转移率均为100﹪。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观察、细胞增值周期和异倍体等结果表明与原结肠癌生物学特性相似。本研究建立了一个肺转移率100﹪、转移特性稳定、直观性好、操作简便的小鼠结肠癌高移植模型,为系统性研究结肠癌转移机制和临床结肠癌治疗提供了好的动物模型。 3)利用筛选成功的小鼠结肠癌高转移肿瘤组织在体外建立一个具有高转移潜能的小鼠结肠癌细胞系,并对其一般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采用组织块法对小鼠结肠癌高转移肿瘤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及建系,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生长速度、体外侵袭能力、染色体核型、细胞周期变化、皮下移植的成瘤率和转移情况。初步建立了一个具有高转移潜能的人结肠癌细胞系,目前已传至18代。细胞为典型的上皮样细胞,倍增时间为31.8h,未筛选细胞倍增时间为32.5h。C26筛选与未筛选细胞的36h体外过膜数分别为(60.38±8.86)/高倍视野和(32.50±17.26)/高倍视野。C26筛选和未筛选细胞均为拟四倍体细胞,染色体众数为67-80。C26筛选后细胞经皮下接种免疫缺陷动物后肺转移率为100﹪(BNX为7/7,NOD-SCID为7/7)。建成的小鼠结肠癌细胞系具有与小鼠结肠癌高转移模型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它为结肠癌转移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高侵袭、高转移的细胞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