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6h】

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1前言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循环经济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国外研究进展

1.2.2国内研究进展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4研究内容

2循环经济理论与循环型农业理论概述

2.1循环经济理论的内涵

2.2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基本原则

2.2.1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2.2.2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2.3循环型农业的内涵、特征及循环层次

2.3.1循环型农业的内涵

2.3.2循环型农业的特征

2.3.3循环型农业的循环层次

3循环型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3.1循环型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3.2循环型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3循环型农业发展的评价方法

3.3.1主成分分析法

3.3.2熵值法

4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SWOT分析

4.1河西内陆河流域农业发展现状

4.1.1河西内陆河流域农业自然资源现状

4.1.2河西内陆河流域农业社会经济现状

4.2河西内陆河流域发展循环型农业SWOT分析

4.2.1河西内陆河流域发展循环型农业的优势

4.2.2河西内陆河流域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劣势

4.2.3河西内陆河流域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机遇

4.2.4河西内陆河流域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威胁

5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分析及评价

5.1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主成分分析

5.1.1指标选取

5.1.2数据来源

5.1.3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

5.1.4提取主成分

5.1.5主成分的经济含义

5.1.6计算主成分特征向量和综合得分

5.2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熵值分析

6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6.1农—牧—沼生产模式

6.2秸秆—奶牛—沼气—瓜果生产模式

6.3禽—猪—沼—菜生产模式

6.4草畜业循环模式

6.5粮—果—草—畜节水防沙模式

6.6设施农业生态模式

7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7.1合理利用资源

7.1.1节约利用现有资源

7.1.2加强废物再资源化

7.1.3开发利用新生资源

7.2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

7.2.1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公众参与

7.2.2加大资金投入,拓宽筹资渠道

7.2.3定位政府角色,强化公共服务

7.3提高循环型农业的科技支撑

7.3.1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7.3.2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与研发

7.3.3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培训与服务

7.4着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化经营

7.4.1建立产业化经营合作组织

7.4.2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7.4.3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

7.4.4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7.5坚持依法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7.5.1完善地方规章,提供法律支撑

7.5.2加大依法监督管理的力度

7.6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国在全面推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增长潜能已接近极限,怎样寻找一条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课题。循环经济的提出,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找到了具有应用价值的经济模式,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对循环型农业的研究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循环型农业的内涵、特征及发展层次的分析,构建出循环型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SWOT分析,得出河西内陆河流域发展循环型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对河西内陆河流域的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趋势进行了整体评价和综合分析,得出影响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主成分为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益成分、特殊农用资源投入成分与环境影响成分,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分,进而得到1998年到2007年十年间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的发展趋势,即:河西内陆河流域正在以牺牲生态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的传统型农业正在向集约型农业、循环型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转变。熵值法的运用,分析出河西五市:嘉峪关市、金昌市、武威市、酒泉市与张掖市发展循环型农业的优势所在以及不足之处。基于对河西内陆河流域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分析以及评价结论,分析出适应河西内陆河流域不同地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的生产模式,即:农-牧-沼生产模式、秸秆-奶牛-沼气-瓜果生产模式、禽-猪-沼-菜生产模式、草畜业循环模式、粮-果-草-畜节水防沙模式与设施农业生态模式。在对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基础上,对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河西内陆河流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