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二届绿洲论坛
第二届绿洲论坛

第二届绿洲论坛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甘肃张掖
  • 出版时间: 2011-08

主办单位: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农科院

会议文集:第二届绿洲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张掖是一个欠发达地区,是一个位于沙漠戈壁之中、坐落在湿地上的绿洲城市。本文指出实现张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大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把张掖置于一个更为宽广的区域、更为深远的背景下,寻找其时代分工、区域特色和结构优势,判定其定位,确定其功能。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方能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走出符合张掖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并提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生态经济为主线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的观点。
  • 摘要: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中的城市。笔者认为实现张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张掖置于一个更为宽广的区域、更为深远的背景下,寻找其时代分工、区域特色和结构优势,判定其定位,确定其功能,走出符合张掖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在生态文明理念之下,笔者对张掖自身拥有资源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探索了一些新途径,创造了一些新经验,以崭新的实践对生态经济作出诊释,并指出生态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其实现途径是立体的、多元的,形式是丰富的、多样的,可以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
  • 摘要:本文从绿洲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提出节水型农业非常正确,并觉得绿洲不宜再扩大,要按照赵其国院士提的要搞生态高值农业,提高它的产值、从而提高效率。绿洲不需要再扩大,是因为水分的供应是够困难的,要提高用水效率。另外除了修建水利工程措施之外,应加强冰川沿河谷下流流量的监测,把监测系统建立起来,可以利用云计算最基本的监测数据,使张掖的农业建立在科学的,能够预测的基础上。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高值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与模式,指出我们现在生态高值农业具备低碳循环经济型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型农业、高科技型农业、规模化市场经济型农业的四个特征。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和绿洲农业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笔者认为张掖市农业与生态环境研发应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提高综合利用潜力,是本市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发展“生态高值农业”,建立“生态高值农业”理论,是提升本市现代农业建设水平的基本前提;重视粮食增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保证本市农业安全的重要途径;加强生态环境与文化建设,是全市城乡发展重要方向;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环境与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农村各项社会化服务体系,创建优良健康的人居环境,是做好全市“顺民意,惠民生”的首要条件;加强城镇建设管理,严格规章法治,统筹兼顾,公平公正,维护人民安全,是建设全市和谐社会,解民忧,安定民心的根本保证。
  • 摘要:本文介绍了把云计算技术跟应用建立于中国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民族和谐社会及国家科技生态人文新社区的示范基地,也就是今天各位专家谈的绿洲这个理念。并指出用共享的云的超级电脑,本身效率非常高,降低很多浪费和重复使用。在全国来讲共享一个系统,我们至少可以节能减排百分之三十以上。建设绿洲要考虑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这里面就要用无限海量的云计算实时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决策支持、发布信息、紧急救助等各种方面用云计算的支撑系统。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绿洲化与荒漠化的现状,指出绿洲沙漠化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防治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要;合理开发干旱区水土资源,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为国家干旱区环境与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并认为绿洲德定发展与沙漠化防治应制定黑河流域合理用水方案,本着中、下游共同发展的方针,合理分配水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牧业;严格限制过度放牧,采取集中封育,开放轮牧,保持绿洲内稳定的林木生态平衡,保护绿洲的生态平衡;严禁乱樵滥采,杜绝人为破坏,对现存的乔木林和灌木林要进行严格管理。
  • 摘要:本文指出现代农业的关键是产业设计与运行,通过分析张掖市的区位与通道经济特征,笔者指出产业设计要以发现和满足相关利益者需求价值为导向,通过科技、资本聚集、产业链及其运行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寻求资源产出价值最大化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以发展方式创新为核心,谋求发展分工、角色与效益的最佳。
  • 摘要:本文通过对张掖市水资源管理的特点的分析,笔者指出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面对着规模、公平、效率三个问题。并同时提出张掖市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应采取明晰水权;建立监测体系;设置水污染控制工程;建设地下水银行等措施来终身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这个难题。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非耕地高效开发利用的意义,笔者指出开展无土栽培技术具有产量高、不受地方限制、有效预防病虫害及连作障碍、有效节约水分的特点。文章最后就西部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及产业化专项发展的基本原则和预期目标进行了探讨。
  • 摘要:基于对河西绿洲农业转型的取向及应对策略研究,追溯了其发展历史,研究了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总结了农业及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并提出河西绿洲农业发展应向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轻型农业和外向农业转型及其应对策略.
  • 摘要:创新流域现代节水农业的发展思路,确定其合理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是缓解流域水资源危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这对保障区域水安全、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促进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河西绿洲灌区节水农业的实践与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节水农业的发展特点,结合当前国内外现代节水农业的发展重点和趋势,提出了一个基于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河西内陆河流域现代节水农业研究思路,并介绍了研究思路提出的背景与目的、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以期为干旱灌区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三个生态系统,一是森林生态系统、二是湿地生态系统、三是草原生态系统。笔者通过四个案例的分析,首先指出生态系统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坚持长期投资是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消除生态系统恢复的制约因素,最关键的是要有提供替代产业,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的平台,探讨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编制生态系统管理计划、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等需要长期的科技支撑。
  • 摘要:本文通过对湿地保护专题论坛的分析,笔者就个人多年来对湿地恢复与重建—原理与实践的研究心得做了报告.报告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基本知识;第二部分,恢复体系与原则;第三部分,恢复类型;第四部分,案例介绍。
  • 摘要:笔者在中科院南京地理和湖泊所主要是从事湖泊湿地科学的研究,在此次报告中主要就中国湖泊的有关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提纲分五个方面:一是湖泊湿地的功能和作用,二是我国湖泊的基本情况,三是我国湖泊的分区特点,四是我国湖泊面临的问题,五是湖泊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思考。
  • 摘要:本文指出本届绿洲论坛围绕“绿洲·生态·发展”的主题,从绿洲地区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绿洲生态经济功能区建设、绿洲地区荒漠化防治、绿洲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以及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深入交流,深刻诊释,为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提出了具体设想和方案,为实现绿洲可持续发展指明了诸多现实途径。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于2011年7月18日-20日在甘肃张掖召开的第二届绿洲论坛。该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张掖市人民政府、河西学院和张掖国家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承办.论坛的主题是“绿洲·生态·发展”.来自国内外的300多名代表参加论坛,就绿洲地区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绿洲地区荒漠化防治、绿洲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研讨。
  • 摘要:本文介绍了于2011年7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张掖市人民政府、河西学院、张掖国家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管委会承办的第二届绿洲论坛在张掖。该论坛来自国内外300多名专家学者和代表对提高对绿洲这一特定区域的认知水平,创新理念,健全机制,形成合力,促进人类与绿洲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各绿洲地区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绿洲可持续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绿洲论坛已经成为各绿洲地区制定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策参考;研究绿洲可持续发展的专家学者交流思想的学术平台;关注西部绿洲发展的社会各界了解信息的前沿窗口;推动西部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绿洲地区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了的发展方式,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建设生态文化,落实生态责任,群策群力,包容共赢,努力提升绿洲发展水平;甘肃省张掖市将流域生态、现代农业、城市发展三者系统集成,研究探索的绿洲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广泛的示范和借鉴意义的一致共识。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成就,指出我国“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要点、基本思路、发展目标、重大举措。并认为抓住机遇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应规划中要吃透两头、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实效,不能搞花架子、要把握好信息化建设中政府、企业、公众各自职能、注意引进人才和本区培养相结合。
  • 摘要:我国西北部地区各省区农业生产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个是生态恶化,一个是饲料短缺.这些问题,影响西部地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民增收,甚至边区的稳定.本文通过研究复种饲料油菜,指出其具有不影响粮食生产,利用空闲土地,成本低,产量高;饲料油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饲养效果显著;复种油菜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良土壤;促进农民增收的特点。
  • 摘要:本文通过对自然保护进行概念分析,笔者指出要使自然保护从观念变为实践,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把理论变为行为准则,通过教育、通过法律、通过政策来贯彻这些原则。同时,笔者认为自然保护必须从观念走向实践,充分联系科学和社会,提出更易于理解、更易于接受、更可操作的实践原则,并引入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概念和评价方法。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业绿洲的基本情况,笔者在此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农牧业、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水资源、其它领域的影响。并指出采取建立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森林生态系统,发挥森林屏障功能,并加强农业气候敏感区的综合防御,加强气候变化预测与影响评估研究是解决绿洲农业可取的举措。
  • 摘要:本文指出以全球温暖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变化将给青藏高原带来消极的生态学影响,导致草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降低、牧草品质下降、生态系统碳固定能力减弱,并指出高寒牧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为过度放牧所致,长期超载放牧使草地牧草产量下降、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物种多样性下降、毒杂草比例上升,进而引起鼠类浸入,加速草地退化的进程。笔者认为传统草地畜牧业效率低下,牲畜数量的增加不但造成草地资源浪费,而且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区域生态保护与牧业生产的主要矛盾是草畜不平衡和传统畜牧业效率低下问题,充分利用源区内部和周边地区个生产系统的气候特征,适度发展饲草料基地建设、草产品加工、舍饲集约化养殖、畜产品加工出口,是解决两大矛盾的有效途径。
  •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历程和理论的分析,笔者认为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主要以“绿色革命”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和替代农业及可持续农业的兴起。并指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发达的农业、富庶的农村和良好的环境。最后,笔者指出现代农业建设应依托农业高技术、农业科技园、全产业链、龙头企业等措施。
  • 摘要:本文解析了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在理论依据、发展目标上的一致性,明确了两种农业模式在操作理念、适用性、效益、与现代科技的相融性、产业培植潜力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度时、度地、度从业者素质、度经济基础、度市场需求的模式选择依据,提出了与绿洲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基础相吻合,以有机农业为最高追求目标、以循环生产为承接模式、有机和循环协同发展、因时推进模式转变的农业发展对策.
  • 摘要:水是湿地之源,有效地进行水资源综合管理,是维持湿地生态健康的关键。笔者认为虚拟水战略是贫水地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湿地保护的途径之一。中国已经开始无意识的应用虚拟水战略来部分缓解水资源短缺危机,但是在区域层面,虚拟水由贫水地区流向富水地区,造成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未来中国需要统筹考虑实体水和虚拟水,实现更广义的水资源管理。
  • 摘要:本文通过对埃及进行地理位置和气候变化的分析,笔者指出埃及土壤沙漠化的主要是由于土壤盐度较大,城市入侵导致土壤废弃物较多,土壤和水资源污染及管理不善造成的。诊断上述问题,采取改进和协调水资源的管理,确保适当的有效的技术结构和操作程序来支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通过灌溉和排水网络以及泵站系统提升和康复改进水资源供给,提高操作及维护程序重要需求,以确保符合成本效益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投资。
  • 摘要:本文通过对赞比亚面积的大小和位置、行政区划和人口、森林覆盖率的分析,指出赞比亚面临着人工伐木的扩展、自然环境因素、地理过程以及土壤因素、气候条件的挑战。以至于赞比亚建立了很多政策来保护和重视自然资源,但是由于资金方面的问题,所取得的关于荒漠化方面的成果仍然很少。近期,政府开始针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管理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减缓土地退化。
  • 摘要:本文通过对埃塞俄比亚国土面积和人口等各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加速土地退化与荒漠化主要是人们对于自然的干预,以及埃塞俄比亚的自然景观是十分脆弱而产生的后果,针对土壤荒漠化的问题,埃塞俄比注重推动人民参与可持续发展以及自然资源管理,提高对于干旱与荒漠化的认知,着重改善社会经济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提供更多的生活选择,加强农业建设,改善公共的组织及其职能。
  • 摘要:本通过对津巴布韦进行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的分析,笔者认为影响津巴布韦的主要环境威胁包括:草原火灾、森林砍伐、土壤侵蚀、不合法采矿、河岸种植、外来物种。根据千年计划MDGs,津巴布韦政府主要采取政策强制措施、对于关键部门的操作者进行培训,如使用传统的领导接受培训,然后依据自然资源管理来制定当地的法规、国际方面的干预,一些项目的实现管理土壤方面的退化问题、环境资金的建立的措施来应对荒漠化方面的挑战。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