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刈割频率对皇竹草产量及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6h】

刈割频率对皇竹草产量及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本实验对研究对象皇竹草采用四个处理:每30天刈割一次(T1)、每60天刈割一次(T2)、每90天刈割一次(T3)、每120天刈割一次(T4)和对照(CK),刈割时留茬高度为15 cm。研究刈割频率与产量的关系,以及刈割频率对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并系统的分析了皇竹草的光合特性。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刈割频率对皇竹草的分蘖数和生长速度都有着很明显的影响。频繁刈割能增加皇竹草的分蘖数,但过度刈割其分蘖数则有减少的趋势。适度刈割不但可以促进生长还可以增加皇竹草的分蘖数。
   (2)皇竹草的刈割频率对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湛江地区,一般选择刈割频率为60天的刈割最适宜作为青饲料(产量高、适口性好、再生速度快);而作为青贮饲料或者作为种苗,刈割周期应该在90天左右。
   (3)不同刈割频率对皇竹草光合生理特性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皇竹草的同化能力强弱为T3>T2>T1>T4,T3处理的皇竹草产量最高,达到17.94kg/株,为最佳刈割频率。
   (4)刈割能改变皇竹草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皇竹草的“光合午休”现象。
   (5)T1和CK的暗呼吸速率比较高,分别为2.66μmol·m-2·s-1和2.19μmol·m-2·s-1。T2、T3、T4的暗呼吸速率在1.61~1.84μmol·m-2·s-1的范围内,低于T1和CK,说明适度的刈割能降低暗呼吸速率,频繁刈割反而使暗呼吸速率变大。
   (6)所有处理的CO2响应曲线都经历了在一开始线形增加后,紧跟着会拐向一个较缓慢增长的响应阶段。由此可知,皇竹草光合作用过程中主要为Pi再生的限制。随着刈割频率的增加,皇竹草的CO2补偿点降低,即随着刈割频率的增加,皇竹草的光合产物积累量增加。
   (7)T1羧化效率最高,0.256 mol·m-2·s-1,高于T2、T3、T4;T2、T3羧化效率相当;CK的羧化效率最低0.070 mol·m-2·s-1,故不同刈割频率下皇竹草对CO2的同化能力为T1>T2>T3,T4>CK。
   (8)皇竹草的光呼吸速率与其最大净光合速率的比值很小(0.06~0.13),因此皇竹草在合成的有机物时,光呼吸耗损较小,这有利于该类植物光合产物的积累。

著录项

  • 作者

    李德明;

  •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
  • 学科 草业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金祥,张德罡;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43.9;
  • 关键词

    刈割频率; 皇竹草产量; 光合特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