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闽台两地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比较研究
【6h】

闽台两地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是促进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需要

1.2.2 是互补两岸体育,推动两岸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1.2.3 是加深政治交往互动的需要

1.2.4 是贯彻“陆生三法”的需要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办学模式相关研究

1.3.2 关于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相关研究

1.3.3 关于社会体育专业招生、就业现状、人才需求相关研究

1.3.4 关于闽台高等院校合作与交流相关研究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调查法

2.2.3 比较分析法

2.2.4 数理统计分析法

2.2.5 个案研究法

第3章 闽台体育专业教育体系概况

3.1 闽台体育院校专业设置规模

3.2 闽台高等体育院校专业设置门类

第4章 闽台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比较

4.1 从招生制度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4.2 从培养目标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4.3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4.3.1 课程结构比较

4.3.2 课程内容比较

4.4 从就业制度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5.1 闽台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模式呈现各自办学特色

5.1.1 课程的设置,创设不同的教学体验

5.1.2 培养目标的确立,教学的侧重点不同

5.1.3 招生方式多元化,考试制度有异

5.1.4 学生自主择业,学科发展方向不同

5.2 福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存在问题

5.2.1 专业设置笼统,缺乏灵活性

5.2.2 课程体系有待科学化

5.2.3 培养目标不明确

5.2.4 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力度不够

5.3 台湾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对福建的启示

5.3.1 细化专业设置

5.3.2 优化课程设置

5.3.3 更新培养目标

5.4.4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第6章 闽台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合作前瞻

6.1 闽台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合作的基础

6.2 闽台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合作模式构想

6.2.1 闽台共同培训社会体育人才

6.2.2 成立闽台合作办学中介机构

6.2.3 闽台相互提供招生名额

6.2.4 合作开创新兴体育专业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比较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及个案研究等方法,并引用哲学、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历史与文化社会学等多学科观点和方法,对闽台两地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招生制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制度四个方面作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指出各个方面中的类同与差异。并探讨不同教育体制下,闽台两地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所表现出的各自的办学特色,通过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以促使福建、台湾办学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同时也为福建省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不断优化提供参考与借鉴。
  研究发现福建的社会体育专业起步较晚,办学模式上尚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1)专业设置笼统,缺乏灵活性;(2)课程体系有待科学化;(3)培养目标不明确;(4)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力度不够。在此基础上,就台湾地区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优势为福建省提供好的借鉴,福建省高校可以通过细化专业设置、优化课程设置、更新培养目标和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使闽方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模式更加合理完善。
  最后,从双方办学模式各自特色,优势互补的角度,分析闽台两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合作的基础,并对未来双方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的合作提出构想,认为在现有条作下,闽台共同培训社会体育人才、成立闽台合作办学中介机构、相互提供招生名额以及合作开创新兴体育专业这些合作模式都是可行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