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商业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评价——以厦门市为例
【6h】

基于GIS的商业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评价——以厦门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数据来源与技术处理

1.3.1 数据来源

1.3.2 技术处理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2.1 养老地产

2.1.1 养老地产的概念与分类

2.1.2 商业养老地产内涵与特点

2.1.3 养老地产的需求研究

2.1.4 养老地产的规划研究

2.1.5 养老地产的运营研究

2.2 适宜性评价

2.2.1 适宜性评价研究范围和视角

2.2.2 适宜性评价技术手段

2.2.3 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商业养老地产适宜性评价的指标选择和处理

3.1 商业养老地产适宜性评价的指标选择

3.1.1 指标选择的原则

3.1.2 指标选择的理论基础

3.1.3 商业养老地产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3.2 商业养老地产适宜性评价的指标处理

3.2.1 地理空间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3.2.2 单因子评价

3.2.3 权重的计算

3.2.4 综合评价

第4章 实例研究——厦门市商业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评价

4.1 厦门市概况

4.1.1 自然条件概况

4.1.2 经济文化概况

4.1.3 养老现状概况

4.2 厦门市商业养老地产适宜性评价

4.2.1 养老环境因子评价

4.2.2 自然环境因子评价

4.2.3 旅游环境因子评价

4.2.4 单因子的权重确定

4.3 综合评价结果

4.3.1 各指标数据标准化

4.3.2 多因子叠加下的综合评价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政府层面

5.2.2 企业层面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按照国际标准,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未来老龄化程度将继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老年阶段,如何养老就成了目前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结构变化、个人收入提升,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人群完成了从“子女赡养式家庭养老”到“寻求社会养老”的观念变化,因此老龄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商业养老地产作为老龄产业的高端平台载体,不仅受到政府、企业、消费者的青睐,也作为老龄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获得了巨大关注,因此将商业养老地产作为研究目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商业养老地产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理论研究落后于实际发展,而国内针对商业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的研究更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进一步在国内的发展。
  现有文献对养老地产研究较多,但是对商业养老地产的研究却较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概念不清,性质不明。首先,本文针对商业养老地产的概念与性质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明确阐明商业养老地产与养老地产的区别联系,并从多个角度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其次,已有的商业养老地产研究基本集中在运营模式、建筑设计、需求研究等方面,而对于其在城市发展的适宜性评价却很少提及,本文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与生命质量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相关适宜性评价指标,构建了商业养老地产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从养老环境、自然环境、旅游环境三方面入手,选取十二个指标衡量城市中商业养老地产发展的适宜性;第三,在对适宜性相关研究做了梳理后,采用层次分析法+GIS的方法,为商业养老地产的适宜性评价做更直观更具参考性的定量分析,并利用调查问卷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每项指标的权重,方便下一步综合叠加分析;最后,以厦门市为例,应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得出商业养老地产在厦门市发展的适宜性评价分布图,为其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厦门市适宜性研究结果显示:①厦门市商业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的指数范围是0.4-0.8,整体适宜性较高。②从适宜性的空间分布来看,厦门市岛内外的适宜性呈现两极分化,岛外区域整体适宜性明显较高,岛内整体适宜程度较弱,这与定性分析结果相吻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