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正常人、感音神经性聋及耳鸣患者听觉皮层fMRI研究
【6h】

正常人、感音神经性聋及耳鸣患者听觉皮层fMRI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正常人听觉皮层fMRI研究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小结

第二章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觉皮层fMRI研究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小结

第三章耳鸣患者听觉皮层fMRI研究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英文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

文献综述 听觉中枢fMRI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已发表论文及完成论文

展开▼

摘要

第一章正常人听觉皮层fMRI研究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BOLD-fMRI)技术观察纯音刺激时正常人大脑两半球听觉皮层的激活情况,对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其差异。材料与方法 15例健康志愿者行听觉刺激BOLD-fMRI检查。BOLD-fMRI研究采用组块(Block)设计,刺激声音为声强90dB、频率1000Hz的正弦波纯音脉冲,刺激期与静息期交替排列。采用梯度回波平面成像(gradient echo planar imaging,GRE-EPI),快速采集全脑影像。所有数据均经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2,SPM2)软件离线后处理,获得听觉功能的解剖功能图、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结果 15例健康志愿者纯音刺激时颞叶区均出现激活,颞上回激活率最高,其次为颞中回、颞横回。部分被试者的额叶、中央前回、枕叶、顶叶等解剖部位也被激活。刺激单耳时对侧听觉皮层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明显大于同侧(P<0.01)。结论 1、SPM2软件可精确定量分析听觉刺激BOLD-fMRI数据; 2、正常人纯音刺激单耳时一般都有双侧听觉皮层激活,对侧听觉皮层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明显大于同侧,表现为对侧半球传导优势。第二章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觉皮层fMRI研究目的利用BOLD-fMRI技术观察纯音刺激时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大脑两半球听觉皮层激活情况,对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其差异;以及因中医辨证分型不同,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觉皮层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有无明显差异。探讨BOLD-fMRI定量分析对揭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觉皮层特点的应用价值,以及与正常人听觉皮层激活情况的差异。材料与方法 22例单侧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12例左耳聋(5例实证,5例虚证,2例虚实证型不明显),10例右耳聋(4例实证,3例虚证,3例虚实证型不明显)。均行听觉刺激BOLD-fMRI检查。BOLD-fMRI研究采用Block设计,刺激声音为声强90dB、频率1000Hz的正弦波纯音脉冲,刺激期与静息期交替排列。采用GRE-EPI,快速采集全脑影像。所有数据均经SPM2软件离线后处理,获得听觉功能的解剖功能图、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结果 22例患者中,纯音刺激患耳时只有10例出现颞叶区激活,刺激健耳时19例出现颞叶区激活,颞上回激活率最高,其次为颞中回、颞横回。部分被试者的额叶、中央前回、枕叶、顶叶等解剖部位也出现激活。左耳聋患者刺激右耳时,左、右听觉皮层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右耳聋患者刺激左耳时,左、右听觉皮层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亦无明显差异(P>0.05)。12例左耳聋患者中,分别刺激实证患者和虚证患者右耳时,两者左侧听觉皮层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10例右耳聋患者未按照辩证分型进行统计。结论 1、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纯音刺激健耳时对侧听觉半球优势消失,其听觉皮层可能发生了结构重塑; 2、因中医辩证分型不同,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觉皮层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第三章耳鸣患者听觉皮层fMRI研究目的利用BOLD-fMKI技术观察纯音刺激时耳鸣患者大脑两半球皮层激活情况,对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进行定量分析。探讨BOLD-fMRI定量分析对揭示长期耳鸣患者大脑皮层激活特点的应用价值,以及与正常人听觉皮层激活情况的差异。材料与方法 7例长期耳鸣患者行听觉刺激BOLD-fMRI检查。BOLD-fMRI研究采用Block设计,刺激声音为声强90dB、频率1000Hz的正弦波纯音脉冲,刺激期与静息期交替排列。采用GRE-EPI,快速采集全脑影像。所有数据均经SPM2软件离线后处理,获得听觉功能的解剖功能图、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结果耳鸣患者纯音刺激时大脑皮层激活解剖部位有颞叶、额叶、中央前回、枕叶、顶叶等,激活解剖位置和正常人相似,但耳鸣患者之间激活情况差异较大,无明显规律。结论长期耳鸣患者可能存在听觉皮层神经活动的异常。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