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神定志针刺法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6h】

安神定志针刺法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方案设计

2.2 病例来源

2.3 一般资料

2.4 治疗方法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脱落病例

2.7 研究质量控制

2.8 统计分析方法

2.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 两组临床资料基线比较

2 两组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3 两组总疗程治疗前后PSQI各项评分比较

4 PSQI总评分比较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1 祖国医学对不寐的论述

1.1 古医籍有关不寐的记载

1.2 中医对失眠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

2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2.1 失眠的病因

2.2 失眠的发病机制

2.3 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的措施

3 本课题治疗方法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3.1 本课题选穴依据

3.2 针刺治疗失眠的机制研究

3.3 中药组方依据

3.4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依据

4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安神定志针法结合中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40例就诊于澳大利亚悉尼广安堂中医药中心的失眠患者,按就诊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即确诊纳入后单号进入A组(针药结合),双号进入B组(单纯中药),每组各20例,A组采用安神定志针法(四神聪、印堂、安眠、太阳穴)与中药(酸枣仁汤加减)结合治疗,B组采用单纯中药(酸枣仁汤加减)治疗。针灸每3天治疗一次,4次为1个疗程;中药每日一剂。疗程间间隔3天,共2个疗程。于总疗程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评价疗效,使用统计软件分析总疗程前后PSQI评分变化。
   结果:
   1.治疗前PSQI各项评分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治疗前后PSQI各项评分比较,针药结合组、中药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
   3.治疗后PSQI各项评分比较,针药结合组各项评分明显小于中药组(P<0.05);
   4.治疗前PSQI总积分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5.治疗前后PSQI总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总评分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
   6.治疗前后PSQI总评分差值比较,针药结合组明显小于中药组(P<0.05);
   7.治疗后PSQI总评分比较,针药结合组明显小于中药组(P<0.05);
   8.针药组总有效率95%,中药组总有效率89.4%,针药结合组优于中药组(P<0.01)。
   结论:
   1.安神定志针法结合中药及单纯中药均能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
   2.安神定志针法结合中药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