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治疗下肢长骨骨不连的临床观察
【6h】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治疗下肢长骨骨不连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标准

6 病例分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主要器械与药品

1.1 冲击波治疗仪

1.2 仙灵骨葆胶囊

2 治疗方法

2.1 冲击波组

2.2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组

3 评价方法

3.1 VAS疼痛评分

3.2 患肢负重情况评分

3.3 X线Lane-Sandhu骨痂评分

3.4 骨不连临床愈合标准

3.5 骨不连不愈合情况

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1.1 两组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比较

1.2 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比较

1.3 两组患者的受伤原因分布情况比较

1.4 两组患者的内固定物情况分布比较

1.5 两组患者的骨不连部位分布情况比较

1.6 两组患者的骨不连分型分布情况比较

2 临床疗效评价

2.1 VAS疼痛评分比较

2.2 患肢负重情况评价

3 X线Lane-Sandhu骨痂评分

4 骨不连不愈合情况比较

5 骨不连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1 仙灵骨葆胶囊对骨不连愈合的影晌

1.1 中医对骨不连的认识

1.2 仙灵骨葆胶囊配伍、药理及对骨不连的影响

2 冲击波作用机制及对骨不连愈合的影响

3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在下肢长骨骨不连愈合中的影响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骨不连的治疗进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治疗下肢长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为下肢长骨骨不连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符合标准的60名下肢长骨骨不连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对应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冲击波组和联合组(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每组30名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38.53±6.12(24-50岁),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冲击波组采用冲击波治疗仪治疗,在骨不连区域骨折线上选3个点作为基准点,冲击治疗探头垂直治疗部位,每个冲击点1000次,避开内固定物侧治疗,同时避开大血管及神经密集区。胫骨冲击能量选择为3.5 bar,股骨冲击能量选择为4.0 bar,频率为6Hz,每周治疗一次,总共治疗4次。联合组在按冲击波治疗方法治疗的同时口服仙灵骨葆胶囊(0.5g/粒),一次3粒,一日2次。治疗时间为1个月。分别于治疗后的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记录各组患者的VAS评分、患肢负重情况评分、X线骨痂Lane-Sandhu评分、骨不连愈合时间,于治疗后12个月记录不愈合数,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2.5个月(12-14个月)。在随访期间内,冲击波组、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组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其中共有3例患者采用冲击波治疗中出现轻微酸痛,适应一周后酸痛缓解,有5例患者口服仙灵骨葆胶囊出现便秘,予番泻叶10g泡服2次而缓解。治疗后3个月时冲击波组及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组的VAS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的VAS疼痛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冲击波组和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患肢负重情况均有差异,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组的患肢负重情况评分均优于冲击波组(P<0.05)。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骨痂生长均优于冲击波组(P<0.05)。在治疗12个月后骨不连不愈合率方面冲击波组高于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组(P<0.05)。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组在临床愈合时间优于冲击波组(P<0.05)。
  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治疗下肢长骨骨不连患者,可以缓解患肢的疼痛,促进骨折的临床愈合,联合组的作用优于单纯使用冲击波组,因此,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冲击波可作为治疗下肢长骨骨不连的一种治疗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