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温肾坚骨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型临床研究
【6h】

温肾坚骨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型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英文表

前言

第一部 分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2.2 西医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终止和撤出标准

3.4 剔除和脱落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临床分组

4.2 试验药物及用法

4.3 观察指标

4.4 疗效评判标准

4.5 安全性评判标准

4.6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病例入组和完成情况

2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比较

2.1 性别分布情况比较

2.2 年龄、病程、BMI比较

2.3 患者生命体征比较(心率、呼吸、收缩压、舒张压)

2.4 患者治疗前血清BGP、血清ICTP和骨密度比较

2.5 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治疗前的比较

2.6 治疗前两组患者肾阳虚症状分布的比较

2.7 治疗前两组患者主症总分、证候总分的比较

3 两组试验结果比较

3.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BGP、血清ICTP和骨密度比较

3.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阳虚主次症各程度分布例数比较

3.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阳虚证候积分比较

3.4 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主症总分、证候总分的比较

3.5 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3.6 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肝肾功能比较

4 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的评价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现代医学认识

1.1 发病机制

1.2 相关联的骨代谢生化指标

2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学认识

2.1 中医病因病机

2.2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3 导师经验方的组方依据

3.1 经验方组成及方解

3.2 各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4 结果分析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通过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变化,观察加用温肾坚骨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药复方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丰富中医临床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案。
  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从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筛选6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药+西药组)和对照组(单纯西药组),各组用药治疗3个月,检测患者服药前后血清骨钙素、血清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和骨密度变化,并观察分析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所录入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结果:1)疗程结束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证候疗效积分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6.7%,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药物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候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温肾坚骨方联合西药更能够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肾阳虚型)骨密度;3)治疗3月后,两组骨钙素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升高(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终肽均降低,较治疗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温肾坚骨方联合西药增加血清骨钙素,降低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终肽的作用更加明显;4)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结论:加用温肾坚骨方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肾阳虚型)的临床症状,中西药合用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试验组和对照组都可以改善患者骨密度值,提高血清骨钙素,降低血清Ⅰ型胶原毗啶交联终肽,加用温肾坚骨方,改善效果更明显,该复方能安全有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