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对颅脑损伤昏迷促苏醒的影响研究
【6h】

针刺对颅脑损伤昏迷促苏醒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择

1.2 病例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及中止实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基础治疗

2.2 治疗组

2.3 对照组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定

2.6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治疗结果比较

3.3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4.1 中西医对颅脑损伤昏迷的认识

4.2 立题依据与意义

4.3 穴位选取的依据与机理

4.4 研究结果分析

4.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针刺对颅脑损伤昏迷促苏醒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验证素髎为主针剌法治疗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疗效,以形成素髎为主的一套促苏醒新方案。
  方法:
  本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经西医诊断确诊为颅脑损伤昏迷的住院病人,选择符合课题入选标准病例60例。据于接受针刺促苏醒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素髎为主针刺法和“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刺后留针半小时,每隔10min行针一次,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休息2天,10次为1个疗程。分别对两组患者苏醒前兆特有临床表现、治疗前、后42天和84天的昏迷GCS评分、苏醒时间、苏醒率、临床疗效和愈显率进行记录,将所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根据计算结果来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1)治疗组喷嚏反射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一定促醒意义。
  (2) GCS评分比较:两组多变量检验结果为时间的P<0.05,时间*分组的P<0.05;主体间效应的检验结果为P<0.05;每个时间点上两组的GCS评分比较结果为:治疗前P>0.05,说明两组之间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第42天和第84天均为P<0.05,说明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3)治疗组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40%和16.7%,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刺素髎为主针刺法对颅脑损伤昏迷促苏醒疗效确切,较对照组促醒作用明显,并且针刺操作简单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