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水代谢调节途径探讨甘遂和甘草的配伍关系
【6h】

从水代谢调节途径探讨甘遂和甘草的配伍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写表

前言

一、基于均匀设计研究反药组合甘遂-甘草的配伍关系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1.药物准备

2.实验动物

3.实验试剂

4.实验仪器

5.实验方法

6.药效学检测指标

7.统计方法

(三)实验结果

1.甘遂对H22肝癌腹水小鼠泻水作用的有效剂量范围

2.基于均匀设计筛选反药组合甘遂-甘草产生拮抗或协同作用的剂量配比

(四)讨论

1.基于甘遂泻水作用选择实验动物模型

2.选择阳性对照药物

3.筛选甘遂对H22肝癌腹水小鼠产生泻水作用剂量范围

4.选择均匀设计法、MATLAB软件分析后筛选反药组合甘遂-甘草产生显著药效学结果的不同量比范围

(五)结论

二、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策略预测反药组合甘遂-甘草的配伍机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1.数据收集和整理

2.甘遂和甘草候选靶标分子的预测

3.反药组合甘遂-甘草抗腹水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4.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考察甘遂-甘草与抗腹水作用靶标分子的结合能力

(三)实验结果

1.甘遂和甘草的候选靶标谱

2.已知治疗腹水药物及其作用靶标的信息收集和整理

3.反药组合甘遂-甘草抗腹水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四)讨论

1.运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策略是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2.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手段

3.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策略探讨反药组合甘遂-甘草配伍关系及相关机制

(四)结论

三、基于抗利尿激素分泌调控网络的反药组合甘遂-甘草配伍机制的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1.药物准备

2.实验动物

3.实验试剂

4.实验仪器

5.实验方法

6.指标检测方法

7.统计方法

(三)实验结果

1.反药组合甘遂-甘草配伍对H22肝癌腹水小鼠药效学验证结果

2.反药组合甘遂-甘草配伍对H22肝癌腹水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

3.反药组合甘遂-甘草配伍对H22肝癌腹水小鼠ADRB1/PIK3CG/AVPR2/AQP2信号的影响

(四)讨论

1.甘遂泻水、甘草潴水,从水代谢途径入手有利于探讨两药的配伍关系

2.反药组合甘遂-甘草配伍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3.反药组合甘遂-甘草配伍机制的研究

(五)结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十八反中“甘遂-甘草”配伍禁忌的研究概况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从妨害治疗角度切入,采用均匀设计法明确甘遂-甘草配伍对甘遂泻水作用的影响,同时整合网络药理学预测和实验验证,从水代谢调节途径探索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
  2.1 均匀设计法研究反药组合甘遂-甘草的配伍关系
  ①通过H22肝癌腹水模型小鼠确定甘遂抗肝癌腹水作用的有效剂量范围;
  ②根据均匀设计2因素7水平的原则,观察7个不同剂量配比的甘遂-甘草对肝癌腹水模型小鼠的药效学影响;
  ③通过MATLAB7.8软件对均匀设计结果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反药组合甘遂-甘草产生拮抗或协同的剂量配比范围。
  2.2 网络药理学研究策略预测反药组合甘遂-甘草配伍机制
  ①基于药物所含化合物结构相似性原理,利用Therapeutic Targets Database中的Drugsimilarity search工具,获得与甘遂、甘草所含化学成分具有相似化学结构的药物分子,分别预测甘遂、甘草的候选作用靶标;
  ②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信息构建甘遂-甘草抗腹水作用的“药物-疾病-靶标”相互作用分子网络,并通过网络拓扑特征分析和分子对接技术、及候选靶标的化学结构信息生物学功能挖掘,筛选并获得与甘遂-甘草抗腹水作用密切相关的靶标。
  2.3 反药组合甘遂-甘草配伍机制的实验研究
  ①ICR雄性小鼠按2.1制备H22肝癌腹水模型小鼠,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甘遂-甘草协同组、甘遂-甘草拮抗组、单独甘遂大剂量组、单独甘遂小剂量组、速尿组,造模24h后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共7天;
  ②实验结束后脱颈椎处死小鼠,检测体重、腹围、腹水量等药效学指标;酶法检测血清肝功能、肾功能;取肝脏、肾脏组织进行常规HE病理切片观察;
  ③ELISA法检测血清、腹水中β-1肾上腺素能受体(Beta-1 adrenergic receptor,ADRB1)、磷脂酰肌醇(-3)激酶γ亚基(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3-kinasecatalytic subunit gamma isoform,PIK3CG)、血管加压素V2受体(Arginine Vasopressinreceptor2,AVPR2)、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水平;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小鼠肾脏的ADRB1、PIK3CG、AVPR2、AQP2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
  结果:
  3.1 均匀设计法研究反药组合甘遂-甘草的配伍关系:甘草剂量≥1.03 g/kg且甘草∶甘遂的剂量比≥1.11∶1时,甘草可显著拮抗甘遂的抗腹水作用;甘遂剂量<0.70 g/kg且甘草∶甘遂的剂量比≤0.39∶1时,甘草对甘遂的抗腹水产生协同作用;
  3.2 网络药理学研究策略预测反药组合甘遂-甘草配伍机制:ADRB1和PIK3CG分别为甘遂和甘草的候选靶标,且均与已知抗腹水靶标AVPR2具直接相互作用关系,反药组合甘草-甘遂在抗肝癌腹水中的配伍机制,可能与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调控网络的失衡相关;
  3.3 反药组合甘遂-甘草配伍机制的实验研究:当甘草拮抗甘遂的抗腹水作用时,甘草抑制甘遂对其候选靶标ADRB1表达的调节,增强肾脏AVPR2-AQP2的表达,导致水在肾脏的重吸收增加,加重肝癌腹水;当甘草增强甘遂的抗腹水作用时,二药分别下调各自的候选靶标PIK3CG和ADRB1,共同降低肾脏AVPR2-AQP2的表达,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促进腹水的排泄;
  3.4 反药组合甘遂-甘草配伍后不管产生拮抗还是协同作用,均未对H22肝癌腹水小鼠的肝、肾功能产生明显的增毒作用。
  结论:
  本研究明确在一定量比条件下,甘草对甘遂的泻水作用产生拮抗或协同作用,说明反药组合甘遂-甘草是有条件的配伍禁忌;未观察到该组合产生明显的肝肾增毒作用;阐明该组合配伍后产生不同药效结果的机制可能通过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调控网络(ADRB1-PIK3CG-AVPR2-AQP2)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