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药结合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
【6h】

针药结合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稽留流产的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4 病例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2 实验设计

2.3 技术路线图

3 观察指标

3.2 药物流产副反应情况

4 疗效评价

5 手术干预指征

5.1 急诊清宫指征

5.2 流产不全的清宫指征

6 流产失败后的处理

7 伴随用药

8 随访及流产后注意事项

9 统计处理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治疗结果

2.1 稽留流产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药物流产副反应的比较

2.3 其他不良反应情况

第三章 讨论

1 理论研究

1.1 中医对稽留流产的认识

1.2 西医对稽留流产的认识

1.3 西医对药物流产副反应的认识

2 药物选择依据

3 针刺及选穴依据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4.1 稽留流产临床疗效的分析

4.2 药物流产副反应分析

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稽留流产的病因及中医治疗进展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及药物流产副反应。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流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针刺双侧合谷、三阴交、子宫、太冲,气海。治疗结束后收集相关数据(流产结果、妊娠物排出时间、妊娠物排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妊娠物排出后24小时B超下宫内妊娠物残留情况、药流术期间的胃肠道反应情况等),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治疗组的流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药结合治疗能够提高稽留流产患者的流产成功率。
  2.在流产成功的前提下,治疗组的妊娠物排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药结合治疗能够缩短稽留流产患者行药流术时的妊娠物排出时间。3.在流产成功的前提下,治疗组妊娠物排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药结合治疗能够减少妊娠物排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
  4.治疗组患者在药流术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发生频率、腹痛的严重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泻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能够减轻流产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等副反应。
  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稽留流产疗效确切,且能够明显减轻药物流产副反应,是提高稽留流产患者流产成功率的有效方法,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