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葛根汤加味防治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术后发生轴性症状的疗效观察
【6h】

葛根汤加味防治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术后发生轴性症状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

1 病例收集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2.2 西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标准

6 脱落病例处理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 治疗方法

1.1 颈前路手术

1.2 口服药物

2 观察指标及方法

3 疗效评定标准

3.1 轴性症状级别评定

3.2 神经功能评分方法

3.3 颈椎总活动度(ROM)测量

3.4 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检查

4 安全性观察指标

5 疗效评定时机

6 统计学方法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治疗前指标分析

2.1 轴性症状级别评定情况比较

2.2 JOA评分比较

2.3 颈椎ROM测量数值比较

2.4 表面肌电图测量数值比较

3 治疗后指标的分析比较

3.1 轴性症状级别评定情况比较

3.2 JOA评分比较

3.3 颈椎ROM测量数值比较

3.4 表面肌电图测量数值比较

第四章 讨论

1 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前路手术

2 轴性症状的定义及临床特点

3 轴性症状发病因素

3.1 现代医学方面

3.2 祖国医学方面

4 轴性症状的治疗现状

4.1 手术方式的改良

4.2 缩短围领固定时间、早期功能锻炼

4.3 中医药治疗

5 课题主方及药物分析

5.1 方剂配伍特点

5.2 药物分析

5.3 现代药理学研究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轴性症状级别评定情况比较

6.2 JOA评分比较

6.3 颈椎ROM测量数值比较

6.4 表面肌电图测量数值比较

7 术后安全性观察

8 存在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葛根汤加味防治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术后发生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伤科住院被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下颈椎)且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按照中西医诊断标准纳入研究,共90例,采取完全随机分三组:①基础治疗组:单纯采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30例;②试验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第2天予以葛根汤加味治疗30例;③对照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第2天予口服复方氯唑沙宗片治疗30例。患者年龄41~59岁,平均(50.02±4.23)岁,其中男性52例,女性31例;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1周、3月、6月的轴性症状(axial symptom,AS)级别评定、神经功能评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术前、术后3月、6月颈椎总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指标的情况;观察分析术后6月基础治疗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1.三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进行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AS级别评定:术后1周三组AS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6月试验组、对照组AS发生率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3.JOA评分:三组JOA评分,在术前及术后随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4.颈椎ROM数值:术后3月、6月三组患者颈椎ROM组间比较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6月组间两两比较,试验组、对照组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
  5.表面肌电图数值:术后3月、6月,三组间在颈竖脊肌、斜方肌上支屈伸时平均振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6月组间两两比较,试验组、对照组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
  颈椎前路术后配合口服中药葛根汤加味,可有效降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几率,提高手术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其近中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