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肠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6h】

结肠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 言

一 资料与方法

二 结 果

三 分析与讨论

四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 录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分级量化表

文献综述结肠透析治疗在肾脏病领域的应用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尿毒症症状、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方法:将80例CR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尿毒清颗粒及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肾功能、电解质、微炎症及营养指标的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K+、Na+、Ca2+、P3-等电解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4、治疗组治疗后Scr、BUN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Scr、BUN、UA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5、治疗组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下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治疗组治疗后PAB水平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TRF、Hb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ALB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 7、结肠透析治疗过程中,除部分患者在治疗初期有轻度腹胀、腹痛外,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前已存在微炎症状态。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治疗可改善CRF患者的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缓解尿毒症症状,延缓肾功能进展,延长非透析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肠透析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特别是合并有习惯性便秘的患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