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伤寒论》营卫理论探讨及桂枝汤的应用研究
【6h】

《伤寒论》营卫理论探讨及桂枝汤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部分 营卫理论的基本概念

1.营卫的本义

2.营卫的定义与功能

3.营卫的来源

4.营卫的循行

5.营卫的生理病理关系

6.小结

第二部分 《伤寒论》之营卫理论

1.六经与营卫的生理关系

2.营卫思想在六经发病中的体现

3.营卫思想在六经治疗中的体现

4.营卫思想在护理中的体现

5.小结

第三部分 桂枝汤方证辨识

1.桂枝汤的组方特点

2.桂枝汤的功效探讨

3.梓枝汤双向调节药理研究

4.桂枝汤临床运用思路

5.小结

第四部分 张喜奎教授桂枝汤临床应用经验举隅

1.外感热病

2.内伤杂病

3.小结

参考文献

谢词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营卫理论及桂枝汤的方证辨识进行探讨,初步明确《伤寒论》营卫思想及调和营卫代表方-桂枝汤的应用,为扩大营卫思想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广泛搜集并整理相关文献,基于《内经》对营卫理论的认识,从营卫的来源,即《内经》日:“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卫的循行,即“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及营卫的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从营卫与六经的生理、病理关系,及营卫思想在六经病治疗和护理中的体现等方面,探讨《伤寒论》营卫理论。而桂枝汤调营卫,和脾胃,滋阴阳,是仲景调和营卫的代表方。柯琴在《伤寒附翼》中赞:“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故,本文从桂枝汤的组方、功效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探究《伤寒论》的营卫思想。
   从导师张喜奎教授临床灵活应用桂枝汤,治疗各种疾病,即外感,内伤杂病如荨麻疹、汗证、不寐证、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营卫不和者,进一步验证营卫思想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
   结论:营卫理论在《内经》已基本形成,认为营卫均为中焦脾胃所化生,其营者,根于中焦,行至上焦,随上焦之宗气降至下焦,以生阴气,是营气本浊阴之气,以其出于上焦之清阳,故谓清者为营;其卫者,根于下焦,行至中焦,从中焦之有阴有阳者,升于上焦,以独生阳气,于卫气本清阳之气,以其根于下焦之浊阴,故谓浊者为卫。营卫从中焦脾胃化生,且卫气的循行须赖以下焦肾阳的激化鼓动,故亦有“卫出下焦”说,但中焦脾胃与营卫的关系尤为密切。后世医家对营卫理论亦有一定的阐述和发展。营卫理论在《伤寒论》的病因学、治疗学、护理学等方面均得到体现,《伤寒论》调和营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代表方-桂枝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并每起沉疴。因此,本课题具有一定的指导临床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