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浅水湖泊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6h】

浅水湖泊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生态安全研究综述

第三章浅水湖泊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四章研究区域生态环境

第五章白洋淀湿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实例研究

第六章白洋淀生态安全保障对策

第七章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参与项目及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态环境危机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生态安全研究是在生态全球化的背景下出现的,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开始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本文在总结目前生态安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复耦合生态系统-浅水湖泊湿地构建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华北地区较为典型的浅水湖泊湿地作为实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保障其生态安全的对策措施。 首先总结了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特点及本质,提出广义上的生态安全概念;分析其研究内容,包括理论研究、生态系统自身安全研究及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的方法;提出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框架模型和指标体系比较分析,将层次分析法与P-S-R模型相结合,构建适合复耦合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三层共31个指标,指标涵盖了系统的自身自然环境状态、社会经济和人文状况,以此保证指标选取的代表性和完备性。基于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制定出生态安全评价等级,确定等级区间阈值。 选取白洋淀湿地作为实例进行研究。首先深入分析了白洋淀湿地的生态环境,根据复耦合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特点,重点对其水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修正的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其历史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水功能区达标率很低,污染严重,是影响整个复耦合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因子。其次,运用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白洋淀湿地六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用组合赋权法确定,采用较为成熟的主成分投影法进行评价,用Matlab语言实现整个计算过程。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区域六年间生态安全等级均为较不安全状态,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处于预警状态。对单项指标的生态不安全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凡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指标均有向不安全转化的趋势,而与社会经济相关的指标皆有转好的态势,说明该区域的发展是建立在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针对白洋淀湿地提出保障其生态安全的对策:确保白洋淀湿地水环境生态系统安全;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环境治理管理。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生态安全研究今后的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