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日禅宗墨迹研究——及其相关文化之考察
【6h】

中日禅宗墨迹研究——及其相关文化之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授权使用声明

引 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上篇 第一章禅宗墨迹的界定与分类

第一节中日禅宗之源流

第二节禅宗墨迹的含义

第三节禅宗墨迹的种类

第四节禅宗墨迹的版本

上篇 第二章中国宋、元禅僧墨迹的流派

第一节大慧宗杲流派

第二节破庵祖先流派

第三节松源崇岳流派

上篇 第三章赴日禅僧墨迹

第一节宋代赴日禅僧墨迹

第二节元代赴日禅僧墨迹

上篇 第四章日本中世禅僧墨迹的展开

第一节镰仓时代入宋禅僧墨迹

第二节室町时代入元禅僧墨迹

第三节日本中世五山禅僧墨迹

中篇 第一章禅僧的绘画

第一节顶相与像赞

第二节禅宗水墨画

第三节诗画轴

中篇 第二章宋元文化的传播者——禅僧

第一节茶道与墨迹

第二节宋版与碑拓

第三节足利将军的“中国文化情结”

下篇 禅宗书画艺术综论

附录

参考书目

墨迹年表(中日对照)

中国禅宗法系略图

日本禅宗法系略图

后记

展开▼

摘要

佛教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禅宗虽属佛教的一支,但它却是典型的中国式的佛教。禅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着诸多领域,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文化特点。尤其在宋元时期,文人士大夫重视禅宗的“即心即佛”的心性论思想,钟情于山水,酷爱于书法,在从事精神文化的诗书画创作活动中,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特质,这一特质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近邻——日本,在经过漫长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中,禅宗文化形态构成了日本民族文化的核心。 在古代中日文化交流中,尤其是在中国宋、元与日本镰仓、室町时代的宗教交流往来中,中日高僧墨迹构成了中日文化关系的一个重要领域。将禅宗墨迹作为研究对象,借用比较学的研究方法对其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代表性墨迹进行科学的认识,冷静的分析,以期对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作出科学性和整体性的研究。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 第一章:主要概述中日禅宗之源流及其禅宗宗旨,禅宗墨迹的含义及其界定,介绍禅宗墨迹的种类及其版本。 第二章:主要研究和介绍宋元时期临济宗杨岐派系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墨迹作品。按宋元时代禅宗门派来划分,共有三大流派:即大慧宗杲派、破庵祖先派和松源崇岳派。并对禅宗墨迹的文本进行系统的疏理、考证。 第三章:以中国禅林中最具影响的高僧赴日传法为主线,即宋代高僧兰溪道隆、无学祖元、一山一宁赴日传去临济宗的纯粹禅法和尚意书风,并移植宋代禅宗丛林制度及宋代理学。此外,兀庵普宁、大休正念、清拙正澄等元代禅僧赴日传法并带去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叛、张即之等人的书风。 第四章:对日本中世纪禅宗墨迹进行展开来加以论述。首先,围绕镰仓时代入宋僧荣西传临济宗、俊艿传律宗、道元传曹洞宗为中心进行研究,并通过墨迹及文献考证出鲜为人知的禅宗史实和中日禅僧师弟之问的友好情谊。其次,室町时代入元僧与元代禅师的交往。第三,则对日本五山禅僧的代表人物梦窗疏石、虎关师炼、宗峰妙超三位日本本土高僧的墨迹进行分析,并揭示日本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 中篇 第一章:对与禅宗墨迹相关连的禅宗绘画进行介绍与研究,对禅宗绘画的内容进行界定,重点阐述宋代以牧溪、梁楷、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宫廷画家的“逸品画风”对禅宗水墨画的影响;元代隐逸为主题意涵的山水画对日本五山时代的“诗画轴”的形式表征及审美取向的巨大影响。第二章:着重研究与墨迹相关的日本文化部分。主要介绍茶室的名物,这些视为茶人最重要的墨迹,讲述着中日两国宗教领域之间的相互提携和师弟情谊。并对室町时代足利将军的中国文化情结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并对他收藏与鉴赏宋元绘画、印章等门类进行概括与总结。 下篇 禅宗艺术综论,分别论述了禅宗传入日本的时代背景及顶相画、水墨画、诗画轴等与禅宗墨迹相关的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 镰仓、室町时代的执政者对来自中国大陆的高僧厚礼款待,一方面希望用新兴的禅宗来代替旧宗教势力;另一方面禅宗所倡导的质朴寡欲的精神,正与镰仓武士重勤俭朴实的风气相吻合。 到了宋代,“尚意”书风在中日高僧的墨迹中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对日本书坛带来巨大的冲击。禅宗墨迹以不均整、简素、自然、脱俗为其主要性格特征。这与宋代尚意书家所提倡的超越、脱俗、新意、顿悟、不践古人、有法到无法等精神境界一脉相通。 如果说日本镰仓时期的“凭证”肖像画与英雄崇拜主义的审美思想相关连的话,那么,室町时代的顶相画莫不如说是对祖师的崇敬更为贴切些,也与禅宗重视嫡传相承不无关系,它与付法证明的印可状、袈裟一并授予嗣法的继承者。 以宋代梁楷和牧溪为代表的粗犷豪放的逸品画风,对日本禅宗水墨画产生重大影响,在中世禅林中,“道释人物画”成为禅画创作的母题。这种不具形似、逸笔草草的减笔画风,也迎合了禅僧及武士的趣味。 室町时代的诗画轴山水作品,所体现的隐逸思想则是源于宋元文入画思潮的影响和启发,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笔意诗境相得益彰。 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表明中国式的佛教文化具有极大的融合性、包容性和变通性,日本在接受这些新文化的同时,也表现出吸收外来文化的成熟与自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