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京市昌平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6h】

北京市昌平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城郊旅游概述

1.1.1城郊旅游活动的前提

1.1.2城郊旅游的发展背景

1.1.3城郊旅游活动的保障

1.1.4城郊旅游的动力

1.2选题背景

1.2.1国外城郊旅游

1.2.2国内城郊旅游

1.2.3城郊旅游的理论依据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1.3.2国内研究综述

1.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案

1.5.2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1.5.3研究思路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

2.1自然条件概况

2.1.1地理位置

2.1.2地形

2.1.3地质

2.1.4气候

2.1.5矿产资源

2.1.6水文

2.1.7植被

2.2社会经济背景

2.2.1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2.2.2经济概况

2.2.3基础设施

2.2.4历史文化资源

2.2.5城镇布局

2.2.6土地利用

第三章旅游市场分析

3.1旅游市场现状

3.2国内客源市场

3.3客源市场预测

第四章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4.1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

4.1.1调查统计

4.1.2评价打分

4.2调查结果和分析

4.2.1总体评价结果

4.2.2等级划分结果

4.2.3地域分布

4.2.4亚类分析

4.2.5基本类型分析

4.3小结

第五章 旅游开发的问题和对策

5.1昌平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5.2昌平旅游开发的建议和措施

第六章结论和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空闲时间的增加,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旅游业在全球领域得到蓬勃发展。北京市作为高速发展的经济区域,旅游业发展也是走在前头。为规范北京旅游的发展,提高其规划水平和管理水平,发现其旅游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加强对基础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选取北京城郊昌平区作为例子,经过对多种评价方法的比较和分析,采用了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对昌平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有了总体性认识。 1)本文通过对昌平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结果表明昌平区主要的客源市场是北京市,河北、山东也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游客性别倾向不明显,以普通大众为主;市场组织化程度低,淡旺季不明显;一日游游客较多,旅游延伸消费不足,回头客较多。海外游客以亚洲为主,旅游消费以交通、住宿等刚性需求为主。通过建立模糊预测模型,预计2008年旅游接待将达到1632.494万人次。 2)通过对昌平区旅游资源单体调查,旅游资源覆盖了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六个领域,覆盖面比较宽。通过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得出所有旅游单体的得分。按照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和得分情况,把旅游单体分为六个级别,其中五级为最高,未获等级为最低。从等级划分结果来看,有等级的旅游单体约占单体总数的四分之一,旅游资源单体等级结构成金字塔状。 3)旅游资源单体主要分布在明陵镇、城北和城南办事处、流村镇和南口镇,这四处占单体总数的71.24%,昌平区旅游资源呈片状集中,其它区域旅游资源偏少。上述四处包含了2处特级旅游单体居庸关长城和明十三陵;同时,也包含了81.90%的未获等级单体。表明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是昌平区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新开发旅游资源的基础,它们分工协作,构成了满足旅游发展六要素的体系。 4)昌平区的旅游资源在总计31个亚类中占13个,覆盖率占41.94%,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两个领域,主要体现在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特色店铺、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水库观光游憩区段四个方面,这得益于昌平区悠久的文化传统以及优良的自然条件。文章最后对昌平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