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项NP主题句的形式变换分析
【6h】

双项NP主题句的形式变换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概说

1.1有关概念界定

1.1.1主题概念的界定

1.1.2次主题和主语概念的界定

1.1.3双项名词句各成分的身份界定

1.1.4双项NP主题句的概念界定和分类

1.2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3研究方法

1.4语料来源说明

第二章NP1NP2语序的变换

2.1 NP1NP2语序研究综述

2.2语序变换的条件

2.3语序变换的内部因素

第三章 双项NP主题句中NP的隐现变换

3.1双项NP主题句中NP的隐现

3.2领属型双项NP主题句中NP2的隐现

3.2.1 NP2隐没语义不变

3.2.2 NP2隐没语义改变

3.2.3 NP2隐没语义不成立

3.3施受型双项NP主题句中NP2的隐现

3.3.1"受事+施事+动词"形式的原生性问题

3.3.2 NP2隐现的制约因素

3.4复指型双项NP主题句中NP2的隐现

3.4.1复指型双项NP主题句的特点

3.4.2 NP2隐现的制约因素

第四章 双项NP主题句与虚词的隐现变换

4.1虚词的隐现

4.2领属型双项NP主题句与"的"字的隐现

4.2.1"的"在单句中的隐现

4.2.2"的"在复句中的隐现

4.3施受型双项NP主题句与"被"字的隐现

4.3.1"被"字句的特点

4.3.2"被"字隐现的制约因素

4.4"连"字的隐现

4.4.1"连"字句的基本格式

4.4.2"连"字格式隐现的语义变化

4.4.3"连"字格式隐现的语法变化

4.4.4"连"字格式隐现的语用变化

第五章结语

5.1研究总结

5.2对汉语理论的意义

5.3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双项名词句,其基本格式是:NP1+NP2+VP。传统语法理论把这种句子叫作主谓谓语句,用“主语-谓语”结构来分析这种句子,但是这种从西洋舶来的语法系统并不完全适合汉语,在分析句子的时候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汉语是一种“主题优先型”语言,句子结构便于用“主题-述题”结构来表示,因此,本文把“主题”概念引入汉语,从主题的角度来分析双项名词句。 第一章对主题、次主题及主语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其各自具有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明确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从主题论的角度对双项名词句及其各成分进行了身份定位,把这种句式叫作双项NP主题句,NP1叫作主题,NP2叫作主语。 第二章到第四章对双项名词句的各种变换形式进行了分析。第二章指出了NP1NP2语序变换的条件及变换前后功能的差异,明确了语序受到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语序的变换影响到句子是否蕴含对比的意义。第三章对NP隐现造成的句式变换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NP2的隐现,认为它的隐现是不自由的,在孤立的静态句和在复句篇章中的动态句是不一样的,其隐现影响到句子的功能。第四章对相关虚词“的”、“被”、“连”等在双项名词句中的隐现变换进行了分析,指出其隐现造成句子功能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形式变换的分析,对一些不符合语义成分配位原则的非常规配位句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本文希望通过这些分析,明确双项名词句的特点,进而推及到整个汉语的特点,对汉语理论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有所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