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适龄女性劳动力人口劳参率状况研究
【6h】

中国适龄女性劳动力人口劳参率状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一、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

(三)本文所用概念和数据的说明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框架

二、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文献对影响女性劳参率因素的观点

(二)女性劳参率影响因素的框架图

三、中国女性劳参率的描述与分析

(一)中国女性劳参率变化所依托的背景

(二)全国女性劳参率的变动特征及成因

(三)市、镇、县女性劳参率变动轨迹的对比分析

四、中国女性劳参率反映出的问题

(一)女性劳参率的适度性

(二)女性就业结构分布

(三)女性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

(四)女性再就业过程中边缘化倾向

五、正确引导女性劳动力供给的建议

(一)女性家务劳动社会价值的认同

(二)女性生育价值的社会认同

(三)进一步加强对女性人力资本的投资

(四)提高社会保障社会化程度,拓宽女性的就业渠道

六、论文的结论与创新

(一)主要结论

(二)论文的创新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几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反映女性劳动力供给的指标…劳参率进行了总体与局部、纵向与横向的分析与研究,并从中得出以下结论: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一些低技术、低学历,高年龄的劳动者在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的过程中,已经开始退出劳动力市场,但是,与国际发达国家女性劳参率相比,我国女性的劳参率水平依然较高,而且,女性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也与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相距甚远,这说明我国女性的高劳参率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符的。而这一切的不符合都可以归结为我国女性素质结构较低。因此,为了实现女性劳动力供给从量变向质变的一个飞跃,不应该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女性劳参率的提高上,应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女性人力资本提升,最终从实质上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