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制度——北京市某区贫困家庭的个案研究
【6h】

我国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制度——北京市某区贫困家庭的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为此,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引导下,我国经济体制急剧转轨,企业改革也逐步深化,由此在中国城市社会引发了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加上中国社会保障安全网本身的脆弱和不足,短短几年中,就在城市中迅速形成了以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为主体的庞大的城市贫困群体。由于城市贫困人口相对集中,这样一个庞大的城市贫困群体,从生活、就业、保障等方面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对社会稳定构成巨大威胁。
   近年来,我国在实现经济增长和减轻贫困方面都作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不同的进展。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城市贫困问题将成为今后困扰中国发展的一个难题,如何缓解贫困,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应该作为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国内外有关城市贫困的一些代表性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研究方法,为下面的研究做铺垫。
   第二章为贫困问题的理论阐释,以贫困的基本范畴为研究的切入点,比较国内外学者对这些基本范畴的理解,结合多年来本人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对贫困的涵义、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以及测量方法和标准等进行了初步的界定。
   第三章首先从规模、构成及群体特点等方面对城市贫困群体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其次阐述了贫困群体的致贫原因,分别从内因与外因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了分析。
   通过本章对导致城市贫困的原因分析,不仅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城市反贫困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而且也为政府部门制定正确的扶贫战略、选择切实有效的反贫困措施提供了参考。
   第四章为我国现行低保制度的介绍及缺陷分析,通过对现行制度的剖析,反映了制度的不足之处,为下一章的对策与建议起到铺垫的作用。
   第五章为城市反贫困的对策与建议,本章在借鉴了部分地区与国家的反贫困经验后,提出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缓解贫困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反贫困机制的建立,促进就业、如何通过财政手段保证救助资金的来源、建立社会救助法律体系、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等措施。
   第六章为结论,总结得出了本文的最后结论以及不足。
   本文的写作综合运用了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利用经济学、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并参考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贫困问题的有关研究成果、文章,通过独立思考,试图在继承现有城市贫困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如何缓解城市贫困问题能有一个突破与创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