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协调发展研究
【6h】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协调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和选题的背景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范围和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4 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2 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概述

2.1 政策性金融

2.1.1 政策性金融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2.1.2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特点

2.1.3 农村政策性金融存在的必要性

2.1.4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支持领域

2.2 商业性金融概述

2.2.1 商业性金融的含义

2.2.2 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特点

2.3 我国农村金融的特点

2.4 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

2.4.1 代表性农村金融理论的演化过程

2.4.2 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内在逻辑关系

3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历史回顾

3.1.1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历史回顾

3.1.2 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历史回顾

3.2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3.2.1 问题的表现形式

3.2.2 产生原因的理论说明

4 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的个案研究(一)

4.1 京郊农户贷款困境分析

4.1.1 生产性资金需求比例较高

4.1.2 贷款需求以中小规模为主

4.1.3 贷款还款期以1-3年为主

4.1.4 筹资方式以银行贷款为主

4.1.5 农户联保是主要的贷款担保方式

4.2 京郊农户贷款难的原因分析

4.2.1 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信贷风险相当大

4.2.2 农户自有担保能力不足,难以向商业银行直接融资

4.2.3 第三方担保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服务能力不强

4.2.4 农村信用环境较差,道德风险高

4.3 解决农户贷款难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4.3.1 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

4.3.2 鼓励商业性担保机构、涉农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

4.3.3 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5 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的个案研究(二)

5.1 农行定位的矛盾

5.2 农行的最优选择--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5.3 农行的出路

5.3.1 国家层面的支持

5.3.2 农行自身的调整和创新

5.3.3 整体上市和独立核算

5.4 农行改革对农村其它金融机构的借鉴意义

6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6.1 农村金融的几种成功模式

6.1.1 美国模式

6.1.2 日本模式

6.1.3 印度模式

6.1.4 印尼的小额信贷

6.2 国际上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成功配合的启示

7 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发展的建议

7.1 宏观角度

7.1.1 从法律上规范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关系

7.1.2 现实中要加强二者的联系

7.2 微观角度

7.2.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7.2.2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7.2.3 农村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情况实现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的良性发展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这个目标,创新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体系,促进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协调发展,以实现金融对农业强有力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协调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含义、特点、作用领域和存在的必要性,接着通过“金融抑制论”——“金融自由化”——“不完全竞争市场”等理论的发展,采用历史的方法论述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二者的关系,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本文在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简要的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尤其着重分析了两者不协调的问题所在。第四,通过对京郊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调查,以及农业银行改革的定位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并借鉴国外农村金融运行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协调的具体建议。
   文章的结论和主要观点:通过政策性金融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来吸引商业性金融进入,通过商业化运作来壮大农村政策性金融,最终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