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商业银行脆弱性与流动性问题研究
【6h】

商业银行脆弱性与流动性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笔者开始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正是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起伏与次贷危机影响的深化,我的硕士研究生攻读生涯也接近尾声。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经济从业人员的最好的反面教材,这次次贷危机也不例外,尤其是对于有志于从事银行研究的金融从业人员。原因在于这次危机从金融行业传染到实体经济领域,银行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的银行危机源起于汇率或利率风险,而这次银行危机爆发源起于新型金融工具,以至分析危机原因时,很多人都搞不清CDO和CDS的概念。更值得警惕的是,这次银行危机的爆发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广泛性。隐蔽性在于倒闭的银行(包括投行)事先的流动性状况尚可;突发性在于危机来临时,各家银行与投行如同泥足巨人,顿时轰然倒塌;广泛性在于危机波及面之广,对全世界的影响可与1933大危机相提并论。
   在这次银行危机中,美联储根据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决定是否该银行应该破产,可见银行的流动性对银行经营有着重要影响。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研究重点在于流动性与银行脆弱性的关系,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为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从陈述银行危机演变成经济危机的途径入手,认为银行流动性变化在银行危机传染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将银行流动性与银行危机结合起来研究将会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更好理解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接着是银行脆弱性和流动性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目前理论界将银行的脆弱性与流动性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献很少,本文将脆弱性和流动性分开进行单独的理论梳理,并且对本文即将研究的脆弱性和流动性做了概念界定。
   第二章为脆弱性与流动性理论模型分析。根据单个银行和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流动性问题研究区分,分别介绍了DD模型与AG模型。DD模型运用博弈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了单个银行面临挤兑的生成原因,认为银行的流动性转换功能从根本上决定了银行脆弱性。AG模型可以看成是DD模型的理论延伸,着重研究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资产价格的微小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巨大冲击,即资产价格变动与流动性冲击不成比例。而资产价格的变动有来源于资产需求的冲击,受到银行客户不确定性影响。
   第三章为案例分析。分析了北岩银行和华盛顿互惠银行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和投资策略,但这两家银行最终宣布破产和倒闭都可归结为流动性不足。结合以往危机案例,笔者认为流动性对于银行经营稳定即脆弱性有着重要影响。
   第四章为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与流动性实证研究。由于流动性对银行脆弱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章主要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管理现状。笔者认为,尽管我国银行业不存在流动性风险问题,当面临的潜在因素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新形势下流动性风险威胁已有了新途径和新的特点,值得我们警惕。对此,笔者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