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载交通改性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研究
【6h】

重载交通改性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重庆交通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对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我国的研究状况

1.3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本文的研究思路

1.3.2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分析

2.1车辙概述

2.2沥青路面车辙影响因素分析

2.2.1影响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材料因素

2.2.2影响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结构因素

2.2.3影响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外因

2.2.4影响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其它因素

2.3改善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措施

2.3.1原材料

2.3.2设计

2.3.3路面结构改善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各种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性能比较

3.1概述

3.2各种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比较

3.3各种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比较

3.4各种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其他路用性能比较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理论

4.1最大密实曲线理论

4.2粒子干涉理论

4.3间断级配理论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重载交通下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方法

5.1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方法概述

5.2重载交通下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指标

5.3重载交通下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方法

第六章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案设计与原材料试验

6.1试验方案设计

6.1.1均匀设计法

6.1.2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确定试验方案设计

6.2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

6.2.1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

6.2.2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

6.2.3沥青混合料的渗水试验

6.3原材料试验及级配

6.3.1原材料试验

6.3.2试验中采用的级配及其编号

第七章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研究

7.1同一级配不同沥青用量的对比试验分析

7.2试件击实次数对马歇尔试件的影响

7.3矿料级配对粗集料间隙率的影响

7.4矿料级配对空隙率的影响

7.4.1沥青用量为4.5%时的空隙率

7.4.2沥青用量为4.6%时的空隙率

7.4.3沥青用量为4.4%时的空隙率

7.5矿料级配对矿料间隙率的影响

7.6混合料空隙率与矿料间隙率关系

7.7本章小结

第八章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8.1沥青混合料的第一次车辙试验

8.1.1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结果

8.1.2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结果的初步分析

8.1.3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

8.1.4与规范SMA的级配范围比较

8.2沥青混合料的第二次车辙试验

8.2.1沥青混合料的第二次车辙试验结果

8.2.2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结果的分析

8.2.3与规范SMA的级配范围比较

8.3与规范SMA混合料抗车辙性能比较

8.4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和渗水试验

8.5本章小结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重庆交通学院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无纤维SMA的体积特性的直观和定量分析,充分认识了无纤维SMA在不同击实次数和不同沥青用量下的体积特性;不同的矿料级配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及混合料粗集料间隙率的相关关系;获得了无纤维SMA混合料空隙率的矿料级配判别方法.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均匀设计的试验方法对试验级配进行了设计,通过试验确定了无纤维SMA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性能,即具有合理的矿料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足够的高温稳定性,同时也发现了矿料级配的变化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非常明显;无纤维SMA与一般SMA和普通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相比,体现出了更好的抗车辙性能;论文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到了无纤维SMA的推荐级配范围,为无纤维SMA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