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混合产品领域公共财政供给的广度与深度研究
【6h】

混合产品领域公共财政供给的广度与深度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开始不断向着市场经济的方向转型,相应的,我国的财政制度也开始了旷日持久且时至今日仍在继续的“公共化”改革。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之中处于主导地位,由此形成的财政职能范围“大且宽”,渗透到社会各种职能之中,包揽生产、投资、消费,覆盖了政府、企业、家庭在内的几乎所有部门。而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要求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题,政府则作为市场的补充,向社会成员提供那些市场自身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服务,这种财政则被多数研究者称为“公共财政”,其基本核心就是“公共性”,即财政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现阶段我国的公共财政供给状况,尤其是在大量混合产品领域的公共财政供给状况民众并不满意。因为就在于混合产品的公共性程度难以有效的界定和衡量,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尽管政府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民众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同时在这些混合产品领域,公共财政支出的供给效率也没有显著的提高。这也就引发了我们对公共财政供给范围的广泛关注和议论。
   再加上我国现阶段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公共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公共财政供给捉襟见肘,使得我们不得不认识到,我们的公共财政供给支出存在着明显的泛化趋势,即政府公共财政供给的范围过宽、水平过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因此,本文在广泛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尝试性的提出我国公共财政理论下政府公共财政供给范围的广度和深度的界定方法、界定原则和规范标准。力求为解决在混合产品领域政府公共财政供给范围的广度和深度模糊的现状,清晰的阐明政府如何到达“到位”的标准,从而找到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