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融资性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风险研究
【6h】

融资性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风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动态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

1.5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概念及基本范畴

2.1 设立

2.2 业务运作模式

2.3 内部管理模式

2.4 风险控制模式

3 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历史沿革

3.1 发展背景

3.2 行业和监管框架的发展沿革

3.3 发展现状

4 美国、日本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介绍及经验借鉴

4.1 美国

4.2 日本

5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的主要风险分析

5.1 信用风险

5.2 操作风险

6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6.1 担保机构内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6.2 影响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的外部问题

7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风险案例分析

7.1 某担保公司不良案例介绍

7.2 主要风险分析

8 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强风险管理的建议

8.1 加快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建设

8.2 加强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

9 推动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建议

9.1 制定更有效的法律法规

9.2 建立担保机构资本金补充与财政风险补偿机制

9.3 建立担保机构与银行风险共担机制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融资性担保机构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在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业务中存在着诸多无法预见的风险。错误地担保决策、无法弥补的损失代偿率、失灵的内控机制等,往往是风险的表象,隐藏于其后的,是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核心竞争生存力,既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担保机构经营的是信用,管理的是风险。特别是对于经营和财务管理极其不规范的中小、小微型企业客户而言,为这些客户提供担保服务存在更大风险,很容易导致担保机构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中小企业在当今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信用不足和融资困难是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在此背景下,融资性担保机构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矛盾中,融资性担保机构即要推动国家政策执行又要加强风险管理从而完成社会和历史的重任。因此对于核心竞争力--风险管理的研究由为重要。
  本文针对中小、小微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业务操作中主要风险管理的特点,立足于北京市中小企业特色,解决融资性担保机构信用担保业务中风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对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和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加上参考借鉴国外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设立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成果,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对实际工作中的风险案例深度分析原因,探讨如何通过各种科学方法和措施来进一步帮助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信用担保风险管理,从而为融资性担保机构在进行业务风险评价及担保决策时提供依据,并提出本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行业发展前景的几点展望和建议,从而力求达到进一步加强对融资性担保行业在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业务中的风险管理,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业务的开展正处于探索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面临着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不少研究机构和学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研究,对这些研究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信用担保的作用、形式的描述;(2)对信用担保体系、框架的论述;(3)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运作机制的研究;(4)信用担保的流程制度的研究和信用担保业务的国际比较等等,应该说这些文献在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观点,但这些文献大多停留在信用担保机构的制度、形式层面上,而单独针对融资性担保机构专一开展为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提供信用担保业务并分析相应风险管理的论述不太多,在有关风险管理的论述中,也是针对规范的大中型企业信贷操作风险管理研究的文献较多,而对普遍存在的小、微型企业的信贷、担保风险分析基本没有。在风险管理的研究中,定性的研究文献较多,定量研究的颇少,案例分析更是很少见到。本文以从业者的角度出发,以实际工作中为北京市众多中小、小微型企业向银行融资提供信用担保业务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总结行业主要风险点,引用案例分析技术,从而深入剖析位于金字塔底层的小微民营企业融资信用担保的风险存因及提出解决措施,从而力求为融资性担保行业梳理、提供一个科学的、系统的信用担保风险控制方法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