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不同地区技术交易与经济增长的差异研究
【6h】

我国不同地区技术交易与经济增长的差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 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技术交易的理论综述

2.1 技术与技术交易

2.2 技术交易市场

3 2010年全国技术市场技术合同交易情况

3.1 全国技术合同交易概况

3.2 技术交易的合同类型

3.3 技术交易的技术领域分布

3.4 技术交易的知识产权类型

3.5 技术交易的科技计划项目分布

3.6 技术交易的交易主体类型

3.7 技术交易的区域分布

4 技术交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

4.1 选用方法说明

4.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4.3 模型简介与模型的构建

4.4 实证分析

4.5 结论

5 中国各地区技术交易市场发展的建议

5.1 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等)

5.2 高校密集的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区)

5.3 东部地区

5.4 中部地区

5.5 西部地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率,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世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能否保持高增长?中国经济的高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些问题不仅是我国的政府和学者所关心的问题,同样得到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政府和人民的关注。要想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首先要弄清楚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如何去维持和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很多研究都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靠的是制度变革和物力资本的积累。虽然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些因素确实仍具有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但是潜力有限,而且成本太高。但是无论根据外生的经济增长理论,还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都能得出,中国经济能够得到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还是靠技术。
  本文主要是从技术交易不同的合同类型角度,利用2006-2010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技术交易成交额和国内生产总值,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技术交易活动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将全国31个省市划分为东中西部,对三部分地区的不同技术交易类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差异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并结合各地区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希望对促进各地区的技术交易水平,缩小各地区经济水平的差距,最终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来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为经济服务的目的。
  本文的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技术交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四类技术合同整体看,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技术交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近几年一直排在全国的前四位。青海和西藏的技术交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近几年都是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东、中、西部地区技术交易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存在着显著差异。具体来说,三个地区的各类技术交易合同都对经济产生正的影响,中部地区影响的最明显,可能是东部地区经济基数太大,西部的技术水平又很低,所以凸显出中部地区的技术交易合同对经济的影响最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