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
【6h】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框架与思路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

2.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2.1.1 生产性服务业内涵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特征

2.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配第-克拉克产业高度化理论

2.2.3 分工-迂回生产理论

2.2.4 累积循环理论

2.2.5 交易成本理论

3.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3.1 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3.2 深化分工促进经济增长

3.3 通过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

3.4 通过外溢效应促进其他产业发展

3.5 小结

4.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

4.1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情况

4.2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力分析

4.2.1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贡献率分析

4.2.2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拉动力分析

4.3 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产业外溢效应的分析

4.3.1 模型的构建

4.3.2 数据选取与实证分析

4.3.3 模型检验

4.4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4.4.1 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4.2 生产性服务业内部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4.5 小结

5.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业列为发展的重点行业

5.2 深化体制改革,建设完备的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设施

5.3 利用产业外溢效应,促进产业集聚,推动地区发展

5.4 优化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匹配

5.5 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人才,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1950年代至今,生产性服务业的职能在不断转变,由初始的管理职能,过渡到后来的促进职能,并逐步向今天的战略(推进器)职能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同时,第三产业服务业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显著代表,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系统中增长效应最为显著的部门,成为代表一国或地区经济竞争力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和辐射效应的生产性服务业更是获得了空前的增长。在各大经济体范围内已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方兴未艾,与其有关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制度建设还不完善,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我国社会整体的交易成本相比发达国家要高10个百分点,降低了我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因此,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北京拥有人才,资本等优势,而土地等空间资源紧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近几年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规模逐渐扩大,占据了北京市经济总量的接近一半,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的战略格局。本文以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和具体各产业为研究的对象,运用描述统计以及相关计量经济模型的有关理论方法,研究一个发达地区如何根据资源禀赋特征实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实证研究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效应和增长效应。并对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如何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出政策建议,要重视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低消耗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强北京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高级化。

著录项

  • 作者

    陈文翔;

  •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国民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明生;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服务业;
  •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