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民航企业双边结算业务风险控制管理
【6h】

我国民航企业双边结算业务风险控制管理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状况

1.3.2 国外研究状况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研究的内容

2 双边结算业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1 双边结算业务的含义及产生原因

2.1.1 双边结算业务的含义

2.1.2 民航企业国际结算方式现状

2.2 信用管理理论

2.2.1 信用政策

2.2.2 信用期限

2.2.3 信用标准与额度

2.2.4 信用管理组织模式

2.3 风险管理理论

2.3.1 双边结算风险

2.3.2 风险因素分析

2.3.3 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3 案例企业双边结算分析及风险控制流程

3.1 案例企业概况及其双边结算管理现状

3.1.1 案例企业基本概况

3.1.2 管理现状之财务指标

3.1.3 管理现状之账龄分析

3.1.4 管理现状之客户分析

3.2 双边结算风险成因分析

3.2.1 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

3.2.2 不重视客户资信管理

3.2.3 轻视双边结算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3.2.4 风险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3.2.5 缺乏风险防范措施

3.2.6 结算方式选择缺乏针对性

3.2.7 缺乏双边结算成本管理意识

3.2.8 社会征信体系落后

3.3 双边结算业务风险控制管理流程

3.3.1 国际双边结算风险的识别

3.3.2 国际双边结算风险的评估

3.3.3 国际双边结算风险处置

3.3.4 国际双边结算风险控制管理的效果评价

4 案例企业双边结算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

4.1 案例企业内部双边结算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4.1.1 制定国际双边结算的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4.1.2 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4.2 完善企业外部的国际双边结算环境

4.2.1 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

4.2.2 加强与信用中介行业的沟通

4.2.3 利用第三方金融服务

4.3 国际双边结算业务风险规避措施

4.3.1 客户信用风险的规避

4.3.2 国际双边结算方式的风险规避

4.3.3 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

4.3.4 平衡市场开拓和财务安全

4.4 有效降低国家风险

4.4.1 汇率风险的降低

4.4.2 利率风险的降低

4.5 加强国际结算专业人才培养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作为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的民用航空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我国民用航空开放加速,国内外航空企业迅速瞄准这一市场,开始争相分享发展红利。随着国外航空企业的不断进入,我国境内民航企业与国外航空公司、航空代理企业因为业务往来而产生的双边债权债务清算业务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双边国际结算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成为了一个很迫切的问题。如何加强对民用航空企业双边结算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本文从企业财务和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出发,首先详细介绍了双边结算风险的概念及含义、结算方式及现状、信用管理和风险管理,重点对目前民航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阐述。通过对民航企业Y公司双边国际结算业务的分析整理,提出了加强客户信用管理、灵活应用国际结算方式、利用国际汇率波动、账龄控制、制度建设以及加强人才培养是规避国际双边结算风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风险控制管理能有效降低因国家政治、经济等风险因素波动所带来的双边国际结算风险。希望通过论文的分析整理能为我国民航企业的国际双边结算业务风险控制管理提供有益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