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创新研究
【6h】

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创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政府建筑安全监管研究情况

1.3.2 国内政府建筑安全监管研究情况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问题说明

1.4.1 建筑施工安全监管

1.4.2 相关问题说明

2 政府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目标、策略与手段分析

2.1 政府建筑安全监管目标

2.1.1 最终目标

2.1.2 直接目标

2.2 政府建筑安全监管策略

2.2.1 安全监管资源的合理分配

2.2.2 安全监管的“金字塔”模式

2.2.3 安全监管倾向于中小企业

2.3 政府建筑安全监管手段

2.3.1 法律手段

2.3.2 经济手段

2.3.3 文化手段

2.3.4 科技手段

3 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基本现状

3.1.1 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立法现状

3.1.2 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构设置现状

3.1.3 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主要手段

3.2 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问题

3.2.1 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立法方面的问题

3.2.2 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构设置方面的问题

3.2.3 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手段的问题

4 国内外政府建筑安全监管的主要经验

4.1 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建筑安全监管的经验

4.1.1 法律法规体系完备且内容全面

4.1.2 机构设置及执法手段分层次、多样化

4.1.3 政府安全监管手段多样化

4.1.4 各方主体安全责任能够有效落实

4.2 国内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经验

4.2.1 上海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经验

4.2.2 重庆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经验

4.3 国内外政府建筑安全监管经验总结

5 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创新的政策建议

5.1 指导思想

5.2 创新目标

5.3 立法创新的政策建议

5.4 强化监管力量的创新政策建议

5.5 监管手段创新的政策建议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通过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相关主管部门以及北京市建筑施工的相关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不断努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虽然目前北京市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当前的建筑施工生产总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充分提高北京市政府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在遏制事故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法律法规、机构设置、监管手段三个方面对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进行了创新研究,重点研究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手段方面,以提高政府建筑安全监管的工作效率,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建筑事故发生。
  本文基于“新常态”下的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中存在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内容不全面,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部门职责界定不清,科技监管手段少等问题,借鉴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法律法规、机构设置、监管手段的安全监管经验,提出完善北京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立法系统,健全监管队伍,大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三化”建设等政策建议。对促进北京的城市建设以及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高永虎;

  •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安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郭晓宏,陈红;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安全管理;
  • 关键词

    建筑施工; 安全监管; 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