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效率评价研究
【6h】

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效率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概述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弦

1.5 研究创新与局限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医疗保障制度基础理论

2.1.1 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知识

2.1.2 与医疗保障制度相关的学科特征

2.1.3 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

2.2 效率理论

2.2.1 经济效率理论

2.2.2 制度效率理论

2.2.3 社会效率理论

2.2.4 效率的评价方法

2.3 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效率评价研究综述

2.3.1 国外医疗保障制度效率评价综述

2.3.2 国内医疗保障制度效率评价综述

3 医疗保障制度效率评价分析

3.1 医疗保障制度效率概念相关问题

3.1.1 医疗保障制度效率的层次划分

3.1.2 描述统计方法-医疗保障制度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3.1.3 DEA分析方法-医疗保障制度效率评价指标选择

3.2 医疗保障制度效率评价分析

3.2.1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医疗保障制度效率评价分析

3.2.3 运用DEA分析方法-医疗保障制度效率评价分析

4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效率评价结论与启示

4.1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效率评价结论

4.1.1 从宏观效率来看,国民寿命不断延长,但患病率不断攀升

4.1.2 从中观效率来看,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资源配置不合理

4.1.3 从微观效率来看,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是实际报销比偏低

4.2 提高医疗保障制度效率的启示

4.2.1 从政府角度来看,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分配

4.2.2 从医疗服务提供者角度来看,要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4.2.3 从个人角度来看,要理性就医,合理利用医疗保障基金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提到“健康中国”,2016年“十三五”规划也将“健康中国”纳入未来的规划中,并编制“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深化医改规划,确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总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重视,而实现健康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医疗卫生体制的完善,其中医疗保障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医疗保障制度随着我国医改的完善,近年来,政府部门及社会学者越来越关注医疗保障制度运行的效果,其中就包括对医疗保障制度的效率评价。
  对于医疗保障制度评价,在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因此本文先对国外医疗保障制度评价进行研究总结,同时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评价进行梳理,并对医疗保障制度效率概念的界定及分类,根据医疗保障制度自身特点,在前人基础上设计评价框架,运用指标体系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效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虽然人均预期寿命增加,但是患病率也不断增加,还未实现真正健康的状态;虽然2013年医疗保障补偿额已达到9900多亿,但是农村和城市居民(包括城镇职工)人均实际补偿率不到三成等。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显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效率从1993年到2003年前不断下降,2003年以后不断上升;各省在2013年的效率分布情况,北京、上海、浙江等九地为有效,其他省份均存在非效率点,数据包络分析法给出了改进方向。
  因此,政府要将自身的责任界定清晰,同时优化资源配置;医疗服务机构要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个人要理性就医,合理利用医疗保障基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