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与东盟新马泰制造业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分析
【6h】

中国与东盟新马泰制造业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4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第2章 中国和东盟新马泰制造业分析

2.1中国和东盟新马泰制造业总体贸易现状

2.2 中国和东盟新马泰制造业结构特征和产业层次

2.3 中国和东盟新马泰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成本

第3章 中国和东盟新马泰制造业竞争性实证分析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2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3.3 贸易相似度指数

第4章 中国和东盟新马泰制造业互补性实证分析

4.1 贸易互补性指数

4.2 产业内贸易指数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区域经济一体化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范围蔓延开来,其势头遍布发达的欧美国家直至落后的非洲国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创建更是为中国货物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
  2014年中国同东盟的双边货物贸易额达3600多亿美元,其中中国同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泰国的双边货物贸易额占到了整体的60%,因此本文以中国和这三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中国和新马泰各国都在制造业进出口额上占本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50%以上,是最重要的产业。虽然以往中国制造业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成功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市场中分配到中下层环节的一杯羹,但是东南亚各国的制造业情况近年已发生大的改变,有必要对相互之间的制造业新的发展进行研究。中国需要在经济转型期下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继续扩大同东盟各国双边制造业对外贸易,所以对中国同新马泰制造业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研究分析是有意义的。
  本文从分析中国和新马泰各国制造业的结构特征、产业层次、劳动生产率、工资成本入手,初步得出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劳动力竞争优势相比东盟发达国家新加坡稍显劣势,高技术劳动竞争力优势同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相比并不大。
  本文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贸易相似度指数来分析中国同新马泰制造业的竞争性。结果表明中国对新马泰各国在整体制造业上的竞争力优势逐年减弱,同时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泰国均在高精尖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大类上呈现出与中国差别不大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马来西亚、泰国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经济支柱,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很强的相互竞争。
  另外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和新马泰制造业的互补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新加坡的化工制造业呈现极大的逆差和产业间贸易情形,中国同马来西亚在机械及设备制造业上也存在较大逆差,中国同泰国在各个制造业大类上表现为良好的产业内贸易。
  最后,本文针对研究分析结果,提出了关于制造业产业升级、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等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