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宁夏市级饮用水水质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氨氮和COD为研究对象
【6h】

宁夏市级饮用水水质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氨氮和COD为研究对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饮用水水质标准与水环境卫生

1.3 COD和氨氮对人体健康影响

1.4环境卫生角度的水环境承载力

1.5研究现状

1.5.1水环境承载力定义的演化与发展

1.5.2国内外研究现状

1.5.3水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1.5.4影响水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1.5.5研究水环境承载力的方法

1.6研究水环境承载力的任务

1.7水环境承载力研究存在的问题

1.8技术路线

2.1自然环境概况

2.1.1地理位置

2.1.2地貌

2.1.3气候

2.1.4植被

2.1.5水系概况

2.1.6评价单元的划分

2.2人口、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概况

2.2.1人口分布及增长情况

2.2.2经济状况

2.2.3生态环境(水环境)状况

2.3宁夏水资源状况

2.4宁夏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5水资源量与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3章宁夏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2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3.3评价准则

第4章宁夏水环境承载力入河量指标P

4.1宁夏全区废水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4.1.1宁夏全区废水排放量的年际变化情况

4.1.2宁夏2015年各市的废水排放情况

4.2 2015年宁夏各分区COD、氨氮排放情况

4.3宁夏入河排污口的监测分布情况

4.3.1入河排污口的调查范围和调查方法

4.3.2调查结果

4.3.3宁夏的入河排污口分布图

4.4宁夏污染物入河量核定

4.5宁夏纳污能力核定

4.5.1纳污能力的定义

4.5.2纳污能力的计算方法

4.5.3宁夏重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结果

4.5.4宁夏5个地级市纳污能力核定结果

4.6 2015年限排量核定

4.6.1限制排污总量的概念

4.6.2限制排污总量的核定方法

4.6.3限制排污总量空间分解方案

4.6.4宁夏地级市限排量核定结果

第5章宁夏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Q

5.1水功能区及水功能区区划

5.2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定义

5.2.1宁夏水功能区概况

5.2.2宁夏水功能区水质达评价

5.2.3宁夏各市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第6章宁夏水质水环境承载力承载结果及超载成因分析

6.1自然因素导致的水质恶化

6.2人为因素导致的水质恶化

第7章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建议

7.1建立代替水源方案

7.2建立应急备用水源方案

7.3 隔离与宣传警示

7.4污染综合治理

7.4.1点污染源综合整治

7.4.2流动线源综合治理

7.4.3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7.4.4内源污染治理

7.5生态保护与修复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情势的变化,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恶化己成为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因素,为贯彻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提高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缓解重点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改善地区生态环境等重大水问题,促进宁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宁夏水环境污染治理指明道路方向,本文从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的角度研究宁夏的水环境承载力问题。本文采用最传统的研究方法,量化狭义的水环境承载力的定义,通过对比国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根据水质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宁夏水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构建饮用水水质角度的水环境指标体系(包括入河量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两个指标)。利用理想点法选取相关指标,计算水质超载分界线,搜集中国统计年鉴、宁夏统计年鉴的相关排放数据,2015年现状年宁夏各市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数据,以COD和氨氮为承载对象,定量计算宁夏5个地级市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的水环境承载力大小。根据废污水的排放量和监测的污染物入河浓度得到污染物入河量,以《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GB/T25173-2010)计算宁夏18个重要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结合黄委、长江的限排量核定原则,综合确定“入河量”水质指标水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根据全国水质达标评价的方法计算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采用最小原则评价原则,定性评价水环境承载力大小,得到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固原区处于超载状态,吴忠市处于临界状态。根据评价结果从水质卫生角度针对宁夏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状况提出对策措施建议,为提高宁夏水环境承载能力、缓解重点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紧缺、改善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宁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