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BOT模式下会计处理问题研究——以四川成渝为例
【6h】

我国BOT模式下会计处理问题研究——以四川成渝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引言

1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2 .研究内容、方法

1.3.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4.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论文结构

第2章 BOT模式概述

2.1. BOT模式概述

2.2. BOT模式特点

2.3. BOT模式主要参与者

2.4. BOT项目主要阶段

第3章 BOT会计处理规范

3 .1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公告第十二号

3 .2 .我国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二号》

3.3. 国内外会计处理规范比较

第4章我国公路类上市公司BOT会计处理现状

4 .1 .项目相关归类及列报

4 .2 .运营期间费用处理

4 .3 .无形资产摊销处理

4 .4 .借款支出处理

第5章四川成渝案例分析

5 .1 .公司简介

5 .2 . 资产归类处理

5.3.运营期支出处理

5.4. 无形资产摊销处理

5.5.借款费用处理

5 .6 .收入确认

5.7.案例总结

第6章问题分析及建议

6 .1 .项目相关归类及列报

6.2.运营期支出处理

6 .3 .无形资产摊销

6 .4 .借款支出处理

6 .5 .收入确认问题

6.6. BOT模式判定

6 .7 .信息披露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公众基础设施是推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升级前进的逭要一环,渗透在公众生活的备方面并发挥着奠基作用。近年,我国政府持续扩大相关投资,为了突破述造管理这类设施的资金负担瓶颈,更好地提升公共领域的服务质包括BOT模式在内的公私合作模式正逐渐被政府在水电站、城市交通、污水处理、市政建筑、医院学校等多领域推广。但由于这类项目的特殊性,如何合理迎过会计信息合理反映业务情况是是一个值得探宂的问题。目前我国仅有200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二号》中对B0T业务的会计处理仅作出了一些解释性规范,但其中更加细节之处的实际操作性指导仍不够,导致实务中的处理不一,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可比性。因此,本文研宄目的在于探讨B0T项目准则的具体问题,并为实务会计核算作出可行的建议。 本文在比较国际会计准则解释与我国解释对B0T项目规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十一家公路类上市公司对于B0T项目的会计处理情况,讨论了其中的问題。然后通过对四川成渝这一上市公司自2006年起在B0T业务会计核算的变化研宄,讨论了不同资产归类方法的影响、其他处理的可借鉴之处以及可能的改进空间。最后针对项目归类列报、后续费用、摊销处理、披露等问题作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建议。本文通过对公路类公司经营模式的分析,认为以无形资产方式计迸更能反映项目运行情况,并且更多地结合了国际准则,针对项目收入归类、资产摊销、运营期费用处理等具体方面提出了更多需特别考虑之处,并探索了合理解决方法,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著录项

  • 作者

    徐梁;

  •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会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鹃,王海;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BOT模式; 会计处理; 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