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文会议>第四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

    第四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

  • 召开年: 2018
  • 召开地: 常德
  • 会议文集: 第四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 主办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出版时间: 2018-09-20
  • 排序:
  • 显示:
  • 每页:
全选(0
<1/3>
42条结果
    • 作者:魏亮,张扬,
    • 会议名称:第四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
    • 2018年
    摘要:党中央高度重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当前长江保护修复仍面临巨大挑战,存在流域生态功能退化、污染物排放基数大、环境风险隐患突出、保护修复整体性不强等突出问题.历史上,莱茵河、多瑙河、五大湖等流域也经历了生态环境质量显着恶化的阶段,流域各方后通过建立健全法治约束、组建流域管理机构、实施全流域协同管理等举措,逐步将流域的生态环境恢复至历史最高水平.本文在系统总结莱茵河、多瑙河、五大湖等流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强化长江保护修复法治约束、完善流域综合协调机制、设立流域环境监管机构和构建流域生态环保信息平台等建议,以期为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提供决策参考.
  • 摘要:会仙湿地是中国最大的岩溶湿地,被誉为“漓江之肾”.根据2017年4月和10月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会仙湿地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得出会仙湿地水环境处于不同程度的污染级别,营养状态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的结论.结合会仙湿地水环境现状的特点,提出了入河排污口水质改善和生态治理模式、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模式和水生植被立体修复模式等治理技术模式,为会仙湿地进行污染治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 摘要:济南市在十二五期间形成了本市的水环境功能区划,伴随着新政策、新规范的不断出台以及基础水环境状况的改变,需要对原有区划进行调整,以满足环境管理需求和环境质量达标要求.本文针对济南市现行水环境功能区划提出了相应调整建议.
  • 摘要:以西安灞河灞河口断面为研究对象,对该断面2011-2016年水质监测数据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指标进行分析,表明近年来灞河口段面均满足Ⅳ类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采用一维水质模型估算了灞河口纳污能力,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水环境质量的政策建议.
    • 作者:,
    • 会议名称:第四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
    • 2018年
    摘要:农田排水沟渠系统作为农田面源排放和下游受纳水体的过渡带,对于农田径流来说是汇,而对于下游受纳水体是源.氮、磷污染物在排水沟渠输送过程中的迁移特征是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监测试验、数据拟合和敏感分析来确定水深、流速、水温、pH值、溶解氧浓度等五个主要的因子对排水沟渠中氮、磷污染物迁移转化作用及其影响情况.研究表明,在实现沟渠中氮、磷污染物的最大截留率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流速和水深起重要作用,影响程度最高.
  • 摘要:本研究以渭河新丰桥断面水质控制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污染物入河量分析,预测了2020年污染物入河量,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增强渭河新丰桥断面汇水区水体水污染防治的实施力度、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确保达到国家考核目标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
  • 摘要:分析了中俄跨境地区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和流域水环境管理方面的技术需求,介绍了中俄跨境地区水环境风险预测预警系统的研发思路和总体架构.阐述了突发风险预测预警、累积风险态势分析、风险应对方案选择和水环境风险评估等主要模块的功能和特点.
  • 摘要: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多地水灾频发,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毁、生态系统破坏.现有的平均态的气候分区不能准确反映水灾的时空变化格局.该文筛选了《中国自然灾害报刊数据库》中的县级水灾事件,并基于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统计分析了1961-2010年间中国水灾的发生频次,以揭示气候变化中不同趋势和波动变化区的水灾发生频次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在1961-2010年中国暖干趋势带和暖湿趋势带内水灾次数均趋于增多,水灾发生频次与暴雨雨量、雨日和雨强的变化具有一致性.其中,在暖干趋势带内,降水波动减弱区水灾发生次数(1612次)约是降水波动增强区次数(818次)的2倍;在暖湿趋势带内,降水波动减弱区(512次)约为降水波动增强区(1377次)水灾次数的1/3.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水灾发生频次的空间变化结果可知,不同的降水变化趋势、波动特征与水灾发生次数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气候的动态变化极可能是区域水灾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 摘要:饮用水源地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问题突出,而环境风险评价能够从事故后被动治理转向事故前预测和有效治理.为了从源头降低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对饮用水源地突发事故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研究,而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评价程序不一,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源项分析,环境后果分析,风险表征,并对其中应用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 作者:田甜,马超杰,
    • 会议名称:第四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
    • 2018年
    摘要:随着航空、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电镀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电镀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废水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对传统的几种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和新兴工艺进行比较,总结了我国电镀废水的研究趋势及发展方向.
  • 摘要:充分利用蚓粪特质以及蚓粪中天然微生物群落减轻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羊粪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为目的.采用瓶装腐熟发酵法,观测蚓粪添加量对羊粪腐熟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值、含水率、色泽、疏松度、GI、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等指标,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对各处理瓶内NH3和H2S气体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通过构建耐氨、耐硫微生物库,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初筛,制备不同类型微生物液体菌液与新鲜羊粪混合进行促腐与除臭观测复筛,对促进好氧发酵过程和除臭效果明显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及鉴定.采用静态堆肥模式,探索与实践适合洞庭湖区肉羊养殖企业(户)粪尿处理的层叠式羊粪新型生态堆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当比例蚓粪对羊粪腐熟发酵具有促进作用,并对发酵过程中产生的NH3和H2S气体具有显著的消除效果;从新鲜蚓粪中共分离、筛选获得5株对羊粪具有显著促腐作用,4株具有显著除臭效果的微生物菌株用于后续研究,采用层叠式羊粪堆肥腐熟工艺具有羊粪腐熟发酵速度快,有害气体排放少等特点,通过实地应用实现了羊粪资源就地立体综合循环利用,利用蚓粪堆肥腐熟羊粪极具科学性与可行性.
  • 摘要: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与维持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之一是对湖泊内源污染物的控制.内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严重时可引起水体黑臭,甚至威胁人类健康.沉积物不仅仅是湖泊营养物质的重要蓄积库,而且是外来污染物的归宿.为了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物的释放,采用一系列原位及异位控制技术来防止或减弱沉积物中营养盐向上覆水中释放.内源污染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三大类进行控制,物理控制主要是底泥疏浚和底泥覆盖技术,生物控制分为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以及微生物修复,化学控制即通过化学试剂投放与污染物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成无毒或低毒态从沉积物分离.本文综述了前人对湖泊内源污染物释放的控制研究进展,简要对比控制技术的优劣.并对此类研究中可进一步优化的技术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控制湖泊内源污染物的释放提供科学参考.
  • 摘要:地下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问题,由于地下水具有隐蔽性、复杂性、难恢复性等特点,因此研究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技术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随后以地下水污染场地的类型为基础,对各种地下水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适用范围等进行了系统比较和分析.因此,开展跨学科的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研究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针对沙河库区水体氮、磷含量高,COD含量低,选用生态塘-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作为处理系统.研究不同HRT下,生态塘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搭配组合对COD、NH4+-N、NO3--N、TN、TP去除率的贡献及污染物在系统内的转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景观效果、生态风险与污染物去除的情况下,生态塘和人工湿地组合系统中1#生态塘的最佳HRT为0.5d;COD和NO3--N的去除主要发生在1#生态塘,NH4+-N和TP的去除受HRT的影响,随着HRT的降低,1#生态塘去除率降低,人工湿地去除率升高.
  • 摘要: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分四个季度对大通湖水体18个监测样点的高锰酸钾指数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通湖夏季高锰酸钾指数(CODMn)全湖平均浓度最高,可达5.07mg/L,秋季次之,为4.41mg/L,冬季和春季最低.大通湖CODMn全年均值的空间分布为入湖口显著高于湖心区,在丰水期入湖口和湖心区的CODMn浓度差异尤为显著.在大通湖污染控制和管理以及生态修复中,农业污染等非点源污染将是污染防控重点.
  • 摘要:[目的]探究池塘微囊藻水华生消关键细菌,为池塘水华的有效防控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梯度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方法,分离纯化水华微囊藻不同生长时期(指数期、稳定期、衰亡期)优势细菌,根据不同时期优势菌比例变化差异,找出水华生消关键细菌;以叶绿素a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关键细菌对水华微囊藻休眠体复苏与衰亡期微囊藻回复生长的影响,确证其在水华微囊藻生消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关键细菌种属.[结果]分离出一株水华微囊藻生消关键细菌MF1,在指数期与稳定期藻液中其比例分别为79.7%和95.2%,而衰亡期其占比急剧下降至11.6%,与稳定期和指数期MF1比例比较差异显著(р<0.05).MF1能显著促进水华微囊藻休眠体的复苏,使其生长高峰期提前4d,生物量峰值比对照组提高1.8倍.提高衰亡期微囊藻水华中MF1比例能使衰亡的水华微囊藻6d内迅速回复生长,叶绿素a含量日平均增长达78μg.L-1.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MF1为蜡样芽胞杆菌.[结论]蜡样芽胞杆菌MF1在水华微囊藻的生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作为生物防控池塘微囊藻水华的靶标菌.
  • 摘要:采用年初投放不同鱼类组成的方法修复和维护常德毛里湖的生态环境,通过监测2016年、2017年夏季的湖泊浮游生物和环境因子特征,运用群落多样性和群落排序方法初步分析了鱼类调控后的实施效果,探讨了该技术对湖泊生态修复和维护的可行性.当鱼类投放组成从2016年的鲢∶鳙∶青鱼∶鲫的重量占比15∶60∶15∶10调整为2017年的鲢∶鳙∶青鱼∶鲫∶鲌∶黄颡鱼∶鳜的重量占比为25∶50∶10∶5∶5∶3∶2后,监测结果表明:两年夏季间全湖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均达Ⅲ类要求;透明度、pH、溶氧、叶绿素、总氮、总磷两年间夏季全湖平均值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锰酸钾指数从2016年的4.12mg·L-1降为2017年的3.47mg·L-1(P<0.05),降低了16%.2016年、2017年夏季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518×104ind·L-1、493×104ind·L-1,下降了4.8%;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为3283ind·L-1、3597ind·L-1,增加了9.6%;种类组成上,两年夏季均有绿藻门种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小型化和大型浮游动物丰度低的特点.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比2016年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浮游生物的丰富度指数分别增长了6.2%、15.5%、13.6%,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提高了8.3%.群落排序的冗余分析表明:两年夏季中决定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水深、叶绿素、总氮,COD对群落排序的效应从2016年的变量得分0.68降低为2017年的0.20,降为最小影响因子;2017年与2016年相比,站点间群落相似性和浮游生物种群间相关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都降低了.研究表明,提高功能组和营养级多样性的鱼类种群调控措施能保持湖泊水质在地表水质量标准Ⅲ类,使群落多样性达到更好的状态,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下降,种类分布趋向均匀分散.
  • 摘要:大通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淡水养殖湖泊.近年来,水生生物的捕捞量逐年增加,养殖户的施肥量随之增大,大通湖水体转为富营养态.为分析大通湖沉积物磷的来源、评估湖区生态安全状况,本文采用SMT提取法研究冬季大通湖不同形态磷的含量.结果表明,沉积物TP(总磷)的含量在1008-1785mg/kg,各磷形态平均浓度由高到低顺序为:IP(无机磷)>OP(有机磷)>NaOH-P(氢氧化钠提取磷)>HCl-P(盐酸提取磷).各形态磷平均含量在尼古湖最高(OP为692mg/kg),蜜蜂夹湖最低(OP为559mg/kg).各形态磷中,IP在蜜蜂夹湖与尼古湖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蜜蜂夹湖的NaOH-P平均值为490mg/kg,显著低于大西湖和尼古湖(P<0.05).对不同形态的磷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TP只与OP极显著相关(P<0.01),与IP、NaOH-P显著相关(P<0.05),推测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面源.因此,可通过控制湖泊养殖强度和投料,结合生物法治理水体,逐步恢复湖泊生态环境.
  • 摘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关注问题,水体磷含量是湖泊富营养化最主要的限制因子之一.有机磷作为沉积物中磷及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动植物的生长循环.湖泊沉积物是水体中磷重要的源和汇,控制湖泊内源污染是改善水质必不可少的措施.通过分析不同沉积物原位钝化剂的钝化原理,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材料作为磷钝化剂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概述了国内外沉积物原位钝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 摘要:文章概括了含硝酸盐氮废水的生物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还原法等处理方法,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介绍了硝酸盐氮废水处置技术的现状和研究进展,为硝酸盐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给与参考,提出了未来含硝酸盐氮废水治理的研究方向建议.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