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文会议>2015中国非常规油气论坛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

    2015中国非常规油气论坛

  • 召开年: 2015
  • 召开地: 新疆克拉玛依
  • 会议文集: 2015中国非常规油气论坛论文集
  •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
  • 出版时间: 2015-08-31
  • 排序:
  • 显示:
  • 每页:
全选(0
<3/6>
118条结果
  • 摘要:我国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加速煤层气的开发,不仅可以缓解天然气紧缺的矛盾,还可以保证煤矿的安全,减少大气污染.中国石油自2006年规模开发煤层气以来,截止2012年底,完成煤层气井7468口;探明储量3148亿方,建成产能8亿方,在建38亿方,实现商品气量8亿方.煤层气地面工程建设是煤层气田开发利用的核心环节之一,也是煤层气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步骤,结合煤层气田的特点,利用地层压力,简化地面工艺流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依据山西沁水煤层气田“低产、低压、低渗”和地区地形复杂,相对高差较大等特点,坚持地面与地下充分结合的原则,从井场工艺、集输半径、设备选型、管材选择、节能等多方面考虑,优化并简化了煤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的主要工艺技术,并降低了地面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摘要: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有利于我国能源结构的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而煤层气开发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大、风险大、技术性强,所以必须对其进行风险评价,避免因为风险因素导致的经济损失或其他影响.本文选择了山西某煤层气开发项目为例,对影响煤层气风险的各类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逻辑性、科学性、合理性为前提,建立了煤层气开发风险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选择层次分析法与专家打分法结合计算指标权重,根据相关资料进行指标赋值,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指标值,并得到该煤层气开发项目的总体风险指标值.通过煤层气开发风险实例分析,希望为煤层气开发风险评价提供借鉴,帮助煤层气开发风险评价的进一步发展.
  • 摘要:针对煤体结构对开发的影响大且预测难度大的特点,通过总结高煤阶煤体结构的控制因素及不同煤体结构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建立适合勘探阶段的控制因素法和适合开发阶段的地球物理法划分技术.控制因素法是以煤体结构的控制因素为着手点,分为构造复杂(断层附近、微构造复杂)、构造相对复杂(构造斜率K大于0.2的单斜构造)、构造简单(构造斜率K小于0.2的单斜构造),构造复杂部位煤体结构相对破碎,构造简单部位煤体结构完整,构造相对复杂部位利用控制煤体结构的内在因素,利用联系熵法综合划分煤体结构.地球物理法是基于大量的测井资料与取芯资料,总结不同煤体结构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煤体结构指数区间,即n>92.7为碎裂至碎粒级别以上;n>67为碎裂结构,若自然伽马相对值(Igr)大于0.15和深测向(Rt)大于6200可判别为原生结构;n为55到67之间为原生结构,若深测向(Rt)小于2500可判别为碎裂结构;n<55为原生结构.此方法对樊庄、郑庄区块煤体结构进行预测,其结果与评价井的取芯资料吻合率达到了80%以上.
  • 摘要:世界上绝大部分的致密油藏属于自生自储油藏,但松辽盆地扶余油层致密油属于上生下储的致密油藏,虽然致密油藏分布连续,储量规模大,但储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由于生储盖组合方式的不同,其油气富集规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表现为含油饱和度低,以油水同层为主,靠近烃源岩扶余油层的Ⅰ、Ⅱ砂层组普遍含油,扶余油层Ⅲ、Ⅳ砂组的含油性与构造背景、断裂带有关.近年来,通过开展“七性”关系研究,深化富集规律研究,明确富集区带,同时开展工程技术攻关实验,形成了水平井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实现了致密油藏效益开发.勘探实践证实致密油是支撑油田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松南“十三五”石油勘探开发的主要领域.
  • 摘要: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广泛发育湖相碳酸盐岩与陆相碎屑混合沉积,整体上粒度较细,岩石类型多样,成分变化快,沉积相分析对比困难.通过元素分析,X衍射,显微镜下分析及岩心观察手段,对西部凹陷沙四晚期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沙四上亚段细粒沉积岩的沉积相特征.采用“成分三端元+岩石结构”的方法将该区细粒沉积岩分为5大类,成分上具有相邻区成分相似或过渡的特征,构造整体呈纹层状;岩石主体属于封闭式欠补偿半咸水湖底沉积,在传统模式基础上根据湖底性质对细粒沉积相类型进行了划分,其中高升油层共分为滨湖浪成粒屑阶地、云泥质湖底、泥质湖底3种相类型,杜家台油层划分为泥云质湖底、云泥质湖底2种相类型,平面上具有条带状,沿盆地长轴方向分布的特征;高升油层和杜家台油层均表现为早期水体迅速变浅,后期持续加深的过程,盆地构造活动决定了“细粒沉积岩”分布范围,气候变化引起的生物作用与水体的高频旋回形成了黏土或黏土级碎屑颗粒与碳酸盐的纹层结构及方沸石与碳酸盐的纹层结构;水体能量决定了沉积物的粒度.
    • 作者:宋鹏,
    • 会议名称:2015中国非常规油气论坛
    • 2015年
    摘要:长岭气田登娄库组为深层致密气藏,埋藏深、非均质性强、井网密度不均、地震资料品质差.无法依靠常规渗透性砂体刻画技术优选含气富集区.因此本文尝试采用多条件约束的建模方法,通过属性空间约束、转换约束及校正约束建立渗透性砂体三维模型,同时应用灰色理论储层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富集区筛选分类标准,并结合完钻井揭示结果及生产动态资料优选气藏富集甜点.
  • 摘要:普光地区须家河组储层非均质性极强,物性致密,整体上为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但裂缝较为发育,目前钻井60余口普遍有天然气显示,已有5口井试气获工业气流,揭示其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和良好的勘探前景,是普光气田重要接替层系之一.为进一步落实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储量与产能,寻找有利储层“甜点”进行部署,本文针对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储层自身的特点,研究“纵横波速度比”刻画主河道展布;采用叠前多属性同时反演及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定量预测有效储层分布,提高储层纵向上的识别精度;采用叠前地震全方位各项异性分析技术,预测裂缝分布规律,最后采用建模技术综合构造、沉积相、裂缝、储层厚度等各种储层有利因素,对有利储层区域进行分类综合评价,形成普光东洼须家河组天然气有利富集区评价技术,有力指导普光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部署.
  • 摘要:页岩油气产量递减预测是页岩油气开方案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页岩储层及改造措施的特殊性,确定性方法得到产量递减预测具有一定风险.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生产动态数据的不确定性页岩油气产量递减预测方法.以美国某一区块的54口页岩气井为研究对象,获取每口井的初始产量、递减率、递减指数等典型曲线关键参数后,对各参数的概率分布形式进行分析,采用蒙特卡洛随机抽样方法对各参数进行抽样,从而获得最终可采储量(EUR)的概率分布.不确定性产量递减预测方法可为项目产能评价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依据.
  • 摘要:通过对芦草沟组细分岩性精细烃源岩评价表明,芦草沟组泥岩类母质类型好、处于成熟演化阶段的好-最好生油岩,具有很强生烃能力,是该区的主力烃源岩,其次为白云岩类具有一定生烃能力,粉砂岩类则主要为差的生油岩,生烃能力不大.通过多口井岩心观察、室内热模拟实验及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芦草沟组致密油存在微观运移.芦草沟组致密油主要来源于自身烃源岩,生烃作用产生的巨大膨胀力作为致密油初次运移的重要动力,生烃膨胀力可使烃源岩顺着纹层和水平层理产生大量微裂缝,生成的油气沿着微层理面或微裂缝及缝合线作为运移的主要通道,在邻近泥岩的砂岩中聚集成藏,形成芦草沟组源储共生型的致密油藏.
  • 摘要:在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基础上,结合物性、扫描电镜、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分析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岩石类型及储集特征,结果表明,芦草沟组发育一套湖相暗色泥、粉细砂及碳酸盐的细粒混杂沉积,岩性主要为由粉细砂、泥及碳酸盐组成的混积岩,且粉细砂、泥及碳酸盐具呈薄层状富集分布的特征.碳酸盐中以准同生云化作用形成的微泥晶白云石为主;岩石致密,具有典型的致密油储集层.芦草沟组致密油储集层非均质性较强,发育孔渗条件相对较好的甜点,纵向上发育上、下两套甜点体,甜点体横向展布较为稳定;影响致密油储集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咸化湖泊环境、沉积微相类型、成岩作用及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
  • 摘要:新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储层具有岩性复杂、层薄纵向变化快、含油不均匀等特点.针对常规测井纵向分辨率不能有效识别岩性和储层的难题,本文在对储层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储层岩电关系,确定了致密油储层和有效厚度下限标准,针对上甜点中段高角度裂缝型储层,采用电阻率比值(RD/RS)确定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应用全岩矿物、X衍射分析数据约束建立的多矿物测井(骨架、粘土、流体)解释模型和根据R35方法建立的致密油储层孔渗关系,有效地解决了致密油储层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关键参数计算和有效厚度划分.
  • 摘要:玛湖凹陷西斜坡二叠系风城组大规模勘探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围绕断褶带常规油藏展开,未认识到广大斜坡区致密油勘探潜力.按照致密油形成五大要素分析,玛湖凹陷西斜坡二叠系风城具有典型的致密特征,潜在资源量大:乌尔禾鼻隆和夏子街鼻隆翼部及斜坡区构造相对平缓,断裂不发育,是致密油勘探主要区域;陆相碱湖沉积造就了大面积优质烃源岩;不同岩性的储层横向大面积分布;源储互层发育或源储紧密接触.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是玛湖凹陷主力烃源层,厚度300~1500m,在整个玛湖凹陷均有分布,夹于烃源岩之间发育云质岩、砂砾岩和火山岩三种不同岩性的储层.受沉积环境影响,三种类型的储层平面上呈此消彼长、互补发育特征,其中砂砾岩储层主要分布在山前断裂带风城组三段及风城组二段的中、上部,叠合面积1677km2;火山岩主要分布在乌夏地区风城组一段,面积1677km2,主要岩性为凝灰岩和熔结凝灰岩;云质岩储层分布最广泛,主要岩性为云质粉砂岩、泥质云岩,叠合面积6698km2,其中5500m以浅2265km2.粗略估算,三种类型储层的致密油潜在资源量26.2×108t.该区风城组老井试油井井见油,小型压裂后产量显著提升.由于岩石脆性较好、裂缝相对发育,储层纵向跨度大,这些为改造提产提供有利条件.针对纵向大跨度的致密油油层特点,可以采用直井分层压裂工艺开采.综合各项地质条件,玛湖凹陷西斜坡二叠系风城组致密油勘探潜力大,是准噶尔盆地致密油勘探的重要领域.
  • 摘要:致密油是指夹在或紧邻优质生油层系的致密储层中,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而形成的石油聚集.中国陆相致密油资源丰富,但勘探开发尚处于早期,与常规储层和低孔渗油藏相比,其成藏机理更复杂,储层品质更差.主要表现在矿物组分复杂,孔隙种类多,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的各向异性特征明显.目前,国内外值得借鉴的陆相致密油勘探成功经验较少,测井及评价技术未形成统一的解释模式和评价标准.本文在借鉴北美海相致密油测井及评价技术思路和流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针对中国陆相致密油地质特征所形成和发展的测井方法和评价流程,主要展示“无源三组合”测井技术在陆相致密油岩性、物性、烃源岩特性和岩石力学特性等储层参数方面定性分析、定量评价的技术创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相应技术发展的思路和展望.
    • 作者:温许静,
    • 会议名称:2015中国非常规油气论坛
    • 2015年
    摘要: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有利面积约4800km3,储量规模XX亿吨以上,研究层位是下白垩系泉头组四段扶余油层,目标区储量规模大,为吉林油田公司当前的重点勘探开发领域.研究区内连片含油,储层物性差,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小于1mD;自然产能低.致密油测井响应规律复杂,在储层类型评价、岩石力学工程品质评价方法研究基础薄弱,另外,针对致密油领域储层参数如何确定没有成形的技术可以借鉴,通过对上述难点问题分析并开展相应研究工作,重点解决松辽盆地南部扶余致密油层储层品质评价、流体识别、致密油储层参数定量评价及下限标准确定、油层分布规律及“甜点”分布优选、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评价等勘探和储量提交中的测井解释评价技术难点;此外,形成一套以“七性”关系研究和“三品质”评价为核心的扶余致密油层的测井解释评价方法,为油藏认识和勘探部署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推动吉林油田公司致密油资源的有效开发动用.
  • 摘要:准噶尔盆地准东北部平地泉组致密油储层具有岩性复杂,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非均质性极强、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如何综合评价此类储层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从节省取心成本的角度考虑,首先采用分段非线性刻度转换方法由核磁共振测井T2谱构建伪毛管压力曲线及相关关系法连续计算孔隙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优选孔隙结构敏感参数构建储层质量综合指数,结合产能建立适合致密油储层评价标准.
  • 摘要:陡坡带砂砾岩体是多期叠置、快速堆积的沉积体,具有非均质性强、物性变化快的特点;其储层颗粒粗、分选差、胶结重,物性差,孔隙度大多在10%以下、渗透率一般小于6mD,属于特低孔-特低渗致密储层,其中孔隙度5%以上储层通过压裂改造具有较好的工业产能,为有效储层.目前制约勘探及开发效果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准确预测有效储层.通过多年的勘探实践,建立了砂砾岩体有效储层的识别标志和井震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地质统计学的手段,利用多元回归法对有效储层进行地震属性预测;利用叠前、叠后多属性融合法来进行有效储层的定量描述,形成了地震、地质、测井和动态资料联合识别与描述有效储层的技术系列.从实钻结果来看,有效储层的预测精度得到了有效提高,在勘探中降低了风险,提高了钻探成功率.
  • 摘要:新疆阜康市白杨河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先导性示范工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第一个煤层气示范工程项目.白杨河矿区总体构造为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大,煤层多且间距大.该示范工程开发方案主要井型为丛式井.经过多年钻井实践,丛式井钻井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区块已经非常成熟,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地区煤层气开发的丛式井钻井技术.由于白杨河矿区地质条件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各区块相比差异大,特别是存在地层倾角大、煤层多且间距大等地质特点,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原有的丛式井钻井技术.本文将依据白杨河矿区地质资料,分析白杨河矿区煤层气丛式井钻井难点,对解决该区块钻井难点的技术对策和攻关思路进行了总结与阐述,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白杨河矿区大倾角厚煤层的丛式井钻井技术.提出阜康白杨河矿区钻井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井身质量控制和钻井液体系优化。五段制的井眼轨迹能很好地解决大倾角煤层气开发井网分布问题。螺杆马达+PDC钻头的复合钻进工艺是适合该区块的,可以保证井身质量,缩短钻井周期。由于该区块构造应力发育,应提高钻井液密度,以保护井壁稳定,但要严格控制钻井液滤失,防止有害物质进入煤层。
  • 摘要: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是一种新的、安全、经济、高效的压裂施工工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在多层油气井的分段压裂、水平井的分段压裂中开展应用,发展至目前已经是成熟的油气井压裂工艺.新疆是我国的资源大省,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2014年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在阜康市白杨河矿区建立了新疆首个煤层气开发利用先导性示范工程,在其中的1口井中采用连续油管分段压裂工艺开展了6层的分段连续压裂实验,取得成功.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煤层气井多层压裂储层利用不充分、储层改造不充分、施工周期长、工序繁琐等问题.该技术适用于水平井分段及多段目的煤层的分层快速压裂.
    • 作者:罗天雨,
    • 会议名称:2015中国非常规油气论坛
    • 2015年
    摘要:压裂井的产能影响因素研究工作是压裂优化设计工作的基础,研究该问题可为压裂设计指明参数优化方向,解释产能高低的原因.文章介绍了环玛湖主要区块的地质条件和产能模拟分析的主要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层压力系数、压力敏感、完井方式、水平段长度、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裂缝条数、支撑剂沉降、钻遇率、支撑剂嵌入等.经过研究,得到下列结论:(1)压力系数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应优选压力系数高的区域开展钻井压裂工作;(2)环玛湖砂砾岩储层都有不同程度的压敏现象,在生产过程中,渗透率降低为原来的1/2-1/5,大大影响了产量;(3)在目前的储层条件以及分级压裂级数要求下,完井方式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如果水平段长度增加到2000m以上,就要考虑采用套管完井或者裸眼段内多缝技术.(4)随着裂缝长度的增加,产能相应增大,但到达一定的长度之后,长度增加对产能增加的贡献量减小;(5)当储层渗透率为0.1mD,长期导流能力在130-160mD.m为优;20-40目陶粒、覆膜砂满足有效应力30MPa下导流能力为130-160mD.m的要求,而石英砂是不满足要求的.(6)水平段越长,产量越高;水平段长度的选取受其他诸多因素的限制.(7)当储层渗透率为0.1mD,则700m水平段长优选的裂缝条数在14-16条之间;(8)在支撑剂容易沉降的储层,裂缝容易向上延伸则有利于产层的整体导流能力提高,裂缝容易向下延伸则不利于整体导流能力的提高.一口水平井的产量往往受到上述诸因素的影响.
  • 摘要:针对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储层物性差、岩性致密、特低渗、层厚、砂泥岩薄互层等地质特征,常规压裂改造工艺难以达到增产效果.本文分析借鉴国外致密油成功开发经验,针对储集层物性极差、无自然产能等特点,提出“大型压裂”+“体积压裂”复合改造理念,形成近井地带复杂裂缝网络与远井地带高导流主力长裂缝,扩大改造体积,提高单井产量.探索了水平井分段压裂和直井分层压裂两种改造模式,配套了工具设备,优化了工艺参数,现场直井速钻桥塞分层改造6井23层,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分段改造4井60段,压后均获工业油流,全区估算资源量16.07亿吨.其中吉172_H井压后最高日产油量达79m3,标志了准噶尔盆地致密油勘探的重大突破,同时也为致密油藏的开发积累了重要经验.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