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亚澳季风与长江中游夏季降水的关联

亚澳季风与长江中游夏季降水的关联

摘要

分别用850hPa 风场、200hPa 风场、纬向风垂直切变、经向风垂直切变为左场,长江中游夏季(6~8 月)降水场为右场,进行SVD 分析。结果表明:亚澳季风环流与长江中游夏季降水密切相关,7 月亚澳季风环流与长江中游夏季降水关系最密切,其次是1 月和4 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时脊线位置多偏南、西伸脊点多偏西(1951~2008 年夏季样本强度和脊线位置、西伸脊点相关系数分别为- 0.21、-0.68),依据通常对季风强度的认识,包括季风系统成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位置偏北对应亚洲夏季风偏强,偏南对应偏弱,则主导的亚澳季风环流与长江中游夏季降水关系,依1 月、 4 月、7 月时间先后次序大致为亚洲冬季风偏弱(强),当年北澳夏季风偏弱(强)、北澳冬季风建立偏晚(早)、北澳冬季风偏弱(强),当年亚洲夏季风偏弱(强)->长江中游夏季降水偏多(少)。其可能影响机制是: 长江中游夏季降水量多寡主要取决于强降水过程(暴雨)的强度、次数和持续时间。长江中游夏季特大暴雨或连续性暴雨,往往发生在西伸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部的副热带锋区,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印度低压关系密切,当印度低压偏弱,对应亚洲夏季风强度减弱、范围缩小,有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偏南和西伸,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大尺度环流背景。反之,当印度低压偏强,对应亚洲夏季风强度增强、范围扩大,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偏北和偏东,不易建立暴雨发生的大尺度环流。亚澳季风环流与长江中游夏季降水的关联具体表现为:(1)1 月低层东亚大陆边缘北风偏弱,阿留申低压和蒙古高压强度偏弱,也即东亚冬季风三个主要成员偏弱,高层阿拉伯海—东非沿岸—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反气旋环流异常,中国东北地区—日本以东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异常,西北太平洋气旋环流异常,东北印度洋—海洋大陆—菲律宾以东太平洋纬向风垂直切变偏小,印度半岛、孟加拉湾—中国南海—西北太平洋经向风垂直切变偏大,则夏季长江中游降水偏多。(2)4 月低层北印度洋赤道西风偏强,北澳冬季风建立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南,高层中国西南—中南半岛—中国东南沿海反气旋环流异常,菲律宾以东气旋环流异常,新几内亚岛以东气旋环流异常,赤道印度洋东风异常(即赤道印度洋东风偏强),北印度洋纬向风垂直切变偏大,菲律宾以东太平洋纬向风垂直切变偏小,台湾岛—菲律宾及以东邻域西北太平洋经向风垂直切变偏大,北澳季风区经向风垂直切变偏小,则夏季长江中游降水偏多。(3)东亚副热带季风偏弱、北方冷空气活跃,是夏季长江中游降水偏多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偏西,是夏季长江中游降水偏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高层赤道东风减弱,赤道南侧西太平洋气旋环流异常,北印度洋气旋环流异常,东亚大陆边缘—日本气旋环流异常,南亚高压偏东、偏南,赤道西、中太平洋纬向风垂直切变偏小,澳大利亚及以东北邻域西北太平洋经向风垂直切变偏小,澳大利亚以西印度洋经向风垂直切变偏大,也可造成夏季长江中游降水偏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