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我国高速公路气象监测站的适用性分析

我国高速公路气象监测站的适用性分析

摘要

本文在大量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客观的适用性分析指标体系,分析了交通气象监测设备在 我国高速公路上的适用性,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设备在全国各省的分布极不均 匀,江苏,北京和海南三个省市的测站分布较为密集,全国大部分省份的高速公路的专业交通气象监测处 于空白状态。(2)有特殊要素观测能力的站点和当地交通气象灾害基本匹配。但是,特殊观测要素的设置 需要做到精细化,不能一味布设全要素监测站。如果想依靠布设交通气象监测站解决交通气象条件监测问 题,那么目前国内布设的交通气象监测站密度是远远不够的。(3)目前,国内的交通气象站布设指南没有 充分考虑交通气象监测特点。例如:①对布设密度缺乏甄别。②布设流程和部门角色定位缺乏指导。③要素 选择缺乏针对性。(4)我国疆域辽阔,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高,而交通气象监测设备的仪器成本、维护成本 和人力成本太高,单纯依靠交通气象监测站不是解决交通气象服务的最佳途径。此外,交通部门布设的交 通气象监测站运行情况堪忧。(5)气象局的监测数据能够保持一定的准确性。但是,仪器对雨强和能见度 等的观测主要通过光感应,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道面状态的观测很难避免周围车辆,环境的影响。 此外,监测数据共享没有充分实现,仅有部分地区交通和气象部门之间实现了数据的共享。(6)监测数据 的应用主要在三个方面:实况监测,开发初级产品和科研项目。监测数据缺少实际应用和深度挖掘,没有 针对交通用户生成专业指导产品,没有充分体现出监测数据的价值。 根据适用性分析的结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交通气象监测的发展给出以下建议:(1)发展与 其他监测数据的融合技术:交通气象监测不能仅仅依靠布设监测站,应当在高速公路上布设基准站,采集 基准气象数据。然后,以这些基准气象数据为基础,结合云图,雷达等资料通过一定科学方法反演得到整 个高速公路网上的交通气象资料。(2)明确交通气象监测中的部门定位。交通部门应负责提出需求和工 程方面任务。此外,交通部门应当负责布设城市外的交通气象监测站。气象局应负责指导布站、维护运行、 管理和开发数据以及发展监测站与其他数据获取技术的融合技术等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