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体外培养适应毒株(HJ)的培育及动物感染试验

摘要

从初产母猪流产胎儿的肠系膜淋巴结中分离到一株猪细小病毒(PPV),采用无污染的猪睾丸传代细胞系(ST)对该毒株传代,培育成一株细胞适应毒株,命名为PPV-HJ毒株。该毒株经ST细胞连续传50代,于第25代起毒价显著提升,第40代毒价维持稳定(107.2 TCID50/mL)。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试验(IPMA)检测表明,该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抗原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病毒感染的阳性细胞染成棕红色。免疫电镜观察到PPV粒子与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呈实心小颗粒样粒子,直径约21 nm。经病毒基因克隆测序证实,该毒株的NS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PPV-ZJ毒株同源性最高,达98.41%。用该毒株第50代培养物(1×107.2 TCID50/mL)接种35日龄仔猪,临床未表现明显症状,迫杀后未观察到明显病理学变化,PCR法在猪的肺脏、扁桃体、腹股沟淋巴结、颌下淋巴结、小肠中检测到病毒核酸,表明该毒株对靶动物具有一定的感染性,但毒力随传代而明显减弱趋势。本研究成功地培育出一株体外细胞培养适应毒株,其繁殖性能稳定,为今后开展PPV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的协同致病性研究,以及联合疫苗的创制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