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北京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中医药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思路探讨

中医药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思路探讨

摘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异常和腹痛、腹部不适等系列症候群。根据IBS的临床表现特征,IBS多归属于“泄泻”、“便秘”范畴,与“大肠泄”“气秘”“痛泄”关系最为密切,与“郁证”也有一定联系。对PI-IBS的中医病机辩识上,应既重视中医传统对IBS的病机认识即肝郁脾虚,肝脾不和,又应当充分重视邪气未尽、伏藏于内,而导致诸症缠绵难去的特点。此病往往因为感受外邪之后,当时无明显症状,然邪气存内,正气受损,在邪正交争的过程中,常为外因诱发而致病,病程缠绵难愈,出现反复的腹痛腹泻,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因此在治疗用药上,应该充分考虑发病过程中的标本虚实关系,注意初中后期祛邪与扶正方药的选配,对该病形成有效合击之势。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而针对涉及不同相关脏腑选用疏肝、健脾、温中补肾等药物以扶助正气如柴胡疏肝、白芍养肝阴兼以止痛、黄芪补脾气、白术健运脾气、肉豆范温中固涩等、金匾肾气丸益肾温阳等,针对湿邪滞留不去的特点,可适当配以清热燥湿、健脾渗湿等的药物以利邪去在正复如黄连清热燥湿、茯苓健脾渗湿、法半夏燥湿化痰等药物。同时根据正邪进退之势或扶正为主,佐以去邪诸药,或急则治其标,重在缓急止痛,而后缓治其本,注重调养肝脾气机,必要时温肾固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