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的皮质骨改变

摘要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颈皮质骨厚度变化。方法:对76例病人行股骨近端CT扫描,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42例,年龄:74.4±9.3岁;男性12例,女30例;非骨折组34例,年龄:63.3±9.3岁;男12例,女22例。取对侧(正常侧)股骨小转子顶点上方20mm(T20)平面CT横截面影像,计算T20长径和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作为评估皮质厚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T20长径皮质比率=T20长径-T20髓腔长径/T20长径×10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股骨颈宽径-股骨颈髓腔宽径/股骨颈宽径×100%。用DXA测量股骨颈骨密度,了解骨质疏松程度。结果:T20长径皮质比率: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17.57±3.54%;非骨折组:21.64±3.75%(P=0.000):在50-65岁组,骨折组:18.26±4.03%(8例),非骨折组:21.93±3.46%(20例),P=0.023,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在≥66岁组,骨折组:17.41±3.46%(34例),非骨折组:21.23±4.24%(14例),P=0.002,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2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25.98±5.51%;非骨折组:32.89±5.74%(P=0.000)。在50-65岁组,骨折组:27.32±7.09%(8例),非骨折组:32.97±6.78%(20例),P=0.060;在≥66岁组,骨折组:25.67±5.15%(34例),非骨折组:32.78±3.98%(14例),P:0.000,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骨密度:骨折组:0.590±0.084g/cm2;非骨折组:0.698±0.138g/cm2,P<0.000.在50-65岁组,骨折组BMD:0.599±0.090(8例),非骨折组BMD:0.754±0.131(20例),P=0.005,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但在≥66岁组,骨折组BMD:0.592±0.098(34例),非骨折组BMD:0.619±0.107(14例),P=0.441,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XA测定的骨密度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是判断骨质疏松严重程度和预测骨折风险的主要因素。但许多骨折病人的骨密度并未达到骨质疏松阈值,仅为骨量减少,因此骨密度并不是唯一预测骨折风险的指标,人们发现在65岁以后骨密度变化不明显,不能完整反映出病人整体骨强度的改变。皮质骨的结构和微结构参与决定整体骨的机械性能和脆性,在股骨颈去松质骨的情况下,股骨颈强度仅有小幅下降,提示松质骨在股骨颈强度中所起作用较小,皮质骨起主要作用。皮质骨厚度变薄对骨强度影响最大,本研究发现T20长径和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在>65岁病人的骨折组与非骨折组的差异却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提示T20长径和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可弥补老年人应用骨密度判断骨折风险的不足,或许可用于骨质疏松病人骨折风险的评估。研究证实股骨颈皮质厚度变薄,会降低骨强度,是导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重要因素,T20长径皮质比率和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是观察股骨颈皮质骨厚度变化的有效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