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福建霜冻时空分布特征及环流背景分析

福建霜冻时空分布特征及环流背景分析

摘要

利用福建省内68个地面测站1981-2011年1-4月、10-12月逐日观测资料,结合最低地表温度、天气现象、最低气温三者,作为福建霜冻判别指标,探讨福建霜冻气候特征及环流背景形势.研究发现:(1)福建年平均霜冻天数、初(终)霜冻日、无霜冻期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等值线基本呈东北-西南走向,与台站拔海高度具有良好相关性.据此,可将全省划分三个霜冻区域:西部、北部地区及高海拔山区(Ⅰ区)最易出现霜冻,且最早开始、最晚结束,无霜冻期最短;沿海地区的丘陵地带(Ⅲ区)极少出现霜冻.Ⅰ、Ⅱ区平均初霜冻日、终霜冻日、无霜冻期大体分别呈现推迟、提前、延长的变化趋势.(2)福建全省大范围霜冻天气发生频率低,平均每年18.4天,总体呈减少趋势,80、90年代起伏大,进入21世纪变化较平稳.霜冻过程持续时间短.(3)以霜冻范围大小定义其强弱程度,范围越广,则强度越强,且发生越晚、结束越早、出现天数越少.强霜冻只出现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4)500hPa,环流经向度大,868dagpm线横穿浙江南部,东亚大槽槽后有-36℃冷区配合,冷平流明显;850hPa,0℃温度线南压临近福建;地面场上,我国东部大部地区受冷高压控制,中心强度平均可达1029hPa.在这样的环流背景下,福建以晴好天气为主,夜间辐射降温明显,易造成霜冻.(5)霜冻强度与形势场特征线位置有密切关系.随着形势场特征线略有南压,霜冻逐渐增强,特征参数在霜冻中强过渡阶段不如弱中阶段南压明显.与之相反,随着特征线逐渐北抬,霜冻由强到弱,直至完全解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