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7年骨伤科分会学术年会 >经皮伤椎置钉与伤椎骨水泥强化在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中长期疗效比较

经皮伤椎置钉与伤椎骨水泥强化在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中长期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经皮伤椎置钉与伤椎骨水泥强化联合短节段椎弓根在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中长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年龄为55~70岁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62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E级.分别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置钉(A组)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骨水泥强化(B组).其中A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55~68岁,平均60.4岁,骨折部位:T11骨折6例,T12骨折12例,L1骨折10例,L2骨折8例;B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56~70岁,平均62.6岁,骨折部位:T11骨折2例,T12骨折8例,L1骨折12例,L2骨折4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患者术前、术后3d、12个月及随后每年1次随访,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及内固定失败.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6~58个月,平均46.5个月,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骨密度检测、术前及术后3天VA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B组(40.5±10.2)ml,少于A组(52.2±15.5)ml,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A组(82.6±16.2)min,少于B组(96.8±20.6)min,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d及术后1年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A组分别为(66.3±2.8)%、(91.9±1.5)%、(88.6±3.2)%、(26.4±2.3)°、(6.3±1.8)、(7.5±2.4)°;B组是(72.3±3.8)%、(92.9±4.5)%、(89.5±5.1)%、(27.8±2.5)°、(5.3±0.8)、(6.3±1.4)°,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随访时B组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为(87.8±2.5)%、(7.8±3.5)°优于A组(82.6±3.2)%、(9.1±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内固定失败患者. 结论:经皮伤椎置钉与伤椎骨水泥强化均可有效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但经皮椎弓根结合伤椎骨水泥强化更有利于维持中远期伤椎高度及矢状位排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