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7数字媒体研究年会 >“善”与“恶”:社交媒体中“鸡汤文”的情感工具化

“善”与“恶”:社交媒体中“鸡汤文”的情感工具化

摘要

“鸡汤文”如同一把“万能钥匙”,拥有大众化口味,能够开启所有人心中的“锁”,容易使人们对号入座,产生情感共鸣。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了一种心理学现象,即“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至于适用于很多人。网络“鸡汤文”或是一种指引、鼓励、安慰;或是一种同情、理解,赢得广泛关注。在情感社会学看来,“情感”是一种社会结构的产物,它是社会性的。一个社会的基调性情感,是这个社会的机构性因素持续作用下的产物。因此,“情感”不应该被视为单纯的个体体验,而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事实。在情感社会学看来,“心灵鸡汤”是一种刻意制造的情感文本,其生产和传播多是基于现实利益或工具理性,混淆现实,遮蔽公众理性,具有强建构性和社会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