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药产业史

摘要

中药产业是在国民经济中从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产品的生产、经营、研究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集合。中药产业史研究则是运用历史资料,去研究、阐明中药产业发生、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以及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生的互动关系。相较其他产业类型,中药产业的情况比较复杂,它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于一体。中药产业的生产与经营对象可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三类,中药材生产属于农业范畴,中成药生产属于工业范畴,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在中药产业中承上启下,在社会分工不很精细的时期,有时由其他两者兼营,并无明确划分。药品实际进入应用,又需要经过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商业环节,及医疗卫生领域的诊断、处方、治疗等服务环节。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中药农业(第一产业)、中药工业(第二产业)、中药商业与服务业(第三产业)。整体产业流程先农再工后商,实际经营中又有产销一体的情况。产业发展除了遵循产业经济学的一般发展规律,受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及产业资源、人力、资本等基本因素影响,还要受到医学理论体系发展水平制约和社会文化影响。其产业链长,影响因素多,因此产业链。以广州为例,中药产业于清代形成药业八行:南北、西土、参茸、熟药、膏丹丸散、药片、生草药、生药。药业八行均经营中药产品的批发零售,属于产业门类中的商业范畴;药片行、膏丹丸散行涉及药品的加工制作,又属于产业门类中的工业范畴;而熟药及生草药两个自然行业,又与中药农业有密切联系。药业八行经营业务又互有渗透,交叉。综合历史上广州中药产业各组成部分及其相关经济活动,初步提出广州药业史以下主要研究内容:一、中药农业史:岭南中药材生产与应用历史。二、中药工业史:广州制药业发展史,包括行业史与机构史,中成药传统技艺挖掘与整理。三、中药商业史:药材与成药流通与贸易,药市、药行、药帮、药店、药房的个体与群体研究。四、药业交流史:包括海外药材输入、药材与成药出口的历史研究。五、行业管理史:包括药政管理及行业组织发展历史。六、药业文化史:包括广州药业对广东历史、文化、民俗的影响,广州药业的经营理念与营销措施、企业文化与行业精神等相关研究。本报告的时间范围为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下限;地域范围集中于广州,而中药的农业生产则扩大至岭南地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