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西昆仑火烧云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西昆仑火烧云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摘要

近年,随着西昆仑甜水海一带铅锌多金属找矿工作的全面展开,该区先后发现了火烧云、多宝山、卡孜勒、天神、化石山等到多处铅锌矿床(点).其中火烧云铅锌矿经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2012~2014年勘查,已初具超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在短时间内实现的铅锌找矿的重大突破.铅锌矿床产于中侏罗统龙山组灰岩中(J2lls),含矿层层位稳定,顶底板界线清晰,矿体总体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层控特征明显,受后期构造影响小。矿体顶板破碎,多为角砾岩、局部少量泥岩,具较强的褐铁矿化蚀变现象,底板为一套较完整的灰色厚层状、块状鲕粒灰岩;矿区未见岩浆岩,矿床的形成与岩浆岩无明显的成因联系;矿石中可见鲕状、葡萄状结构,是热卤水作用的结果,沉积特征明显。矿床的分布及空间展布形态与古地貌关系密切。初步认为火烧云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属碳酸盐层控型铅锌矿(MVT型)。除火烧云铅锌矿外,沿乔尔天山-岔路口断裂两侧还发现了多宝山、卡孜勒、天神、化石山等一系列铅锌矿(床)点,矿床(或异常)分布主要与侏罗系龙山组(J2l)和白垩系铁隆滩群(K2T)地层有关,其次与北西-南东向的乔尔天山-岔路口大断裂有关,且与区域地球化学异常(Pb、Zn、Hg、Sb、As等中低温热液元素,富集系数1.08~2.05)吻合较好。初步分析认为:侏罗系龙山组(J2l)和白垩系铁隆滩群(K2T)的一套灰岩为矿床提供了原始矿源层(全球范围内沉积变质型铅锌矿的主要含矿层),在地下热水后期断裂的长期作用下,经变质改造形成。各矿床因所处的地层层位、构造位置和变质程度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成矿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